学校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学校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精选5篇)

  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坚强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想必我们需要写好工作总结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工作总结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1

  时光飞逝,似乎是转瞬间,一学期工作又匆匆定格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有收获和经验,也有遗憾和教训。在总结这学期工作的同时,也将对下学期工作作一简单打算。

一、主要成绩

  1、学校运动队获镇运动会第一名,学校德育课题《在社区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获宁波市首届德育成果二等奖,学校课题《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成长》获奉化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2、有11人次学生作文发表在《小学作文教学》《未来作家报》等报刊杂志。

  3、卓晖、范春叶老师家庭教育案例获奉化市一、三等奖;陈锡红老师班队活动设计方案获奉化市三等奖;王颖敏老师获宁波市英语教师演讲比赛三等奖、奉化市英语教师朗读比赛二等奖。

二、本学期工作回顾

  1、常规工作:

  (1)德育工作---强行为规范训练:根据行为规范训练实施方案,班主任、辅导员在晨会课上反复宣讲规范要求,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在强化训练中逐步养成良好习惯;抓好了每周一次的五项创优竞赛,加强值周教师、值周班学生的监督力度,并坚持在每天早操时间,汇报前天检查的情况,提出新的要求;利用“文明监督箱”,让全校学生都来监督校园文明;创设情境,进行强化训练;根据学校工作重点,刊出每月一次黑板报、宣传窗。

  (2)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多种能力。规范作业书写、格式等要求,养成良好作业习惯;开展每日一诗、每日一题、好句欣赏、读报比赛等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学生作业本、教师备课本等检查,规范教师日常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继续开展一月一次的小型比赛,本学期进行了书法、语文课外知识、数学口算比赛、小博士比赛、奥运知识竞赛、建队节活动、跳绳比赛。

  (3)师资培训---学习内化提高能力。继续加强教师平时校内的横向听课、评课和教学讨论,本学期每位教师校内平均听课3节,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组织教师外出听课研讨,学习结束后,向全校教师作了教学讲座或上了汇报课,提高了学习效率;继续利用实验小学力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本学期有2位教师去实验小学上了教学汇报课,并参加了评课活动;认真参加镇师训研体化活动;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认真写好了每学期一篇的教学论文,在学校进行交流,并在交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积极投入或参加各种论文比赛。

  (4)幼教工作---健全管理制度。本学期,幼儿园进一步规范了晨检、家长联系、教育计划公布等制度;做好了午餐营养测算、卫生消毒等工作;开展了朗诵、唱歌、故事比赛等活动;重视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的养成;幼儿园还组织了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幼儿园教师参加了市里的各种教研活动。通过教育,养成了幼儿良好的习惯,培养了孩子活泼开朗的个性,为升入小学打下了基础。幼儿园通过了市幼儿园规范检查验收。

  2、特色工作:

  主要是围绕《新农村新教育》《绿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课题要求,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及结合新课程的校本教材开发与利用活动。

  学校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2

  本学期,教导处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以学校“十大工程”工作要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恪守“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教育哲学,引领发展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合作交流,规范工作细节,不断增强研究、指导、服务和引领的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形象意识,为学校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保障;围绕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各项管理,趁势而上。圆满完成本学期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优质均衡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教学内容上,注重学情研究,注重课程研究,注重质量研究。

  2、辅导方式上,关注特殊学生,注重培优扶优,注重引领群体,注重学科发展。

  3、教学研究上,注重研究课标,注重合作研究,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充分发挥正能量。

  4、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5、积极开展轮岗交流活动。朱佳美、陈琳、华依等六位老师到柏庐实验小学进行轮岗交流,受到甲方学校的肯定。

二、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教学实效

  本学期,我们教导处以“教学六认真月检查”为抓手,促进教师迈好教学过程每一步。(查教学计划、查备课、查课堂常规、查作业布置与批改、查提优补差、查各类检测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特别关注学生作业质量,特别是学生的书写质量,教学检查倾向于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调查。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本学期对教师的教学“六认真”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教导处对各教师的教案分别检查了四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采用随堂听课制度,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采用由行政、年级组长、任课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课堂教学常规”检查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抓作业批改。本学期开学初,教导处对学生各科作业和教师批改有明确要求。教导处对各科作业及批改情况每月检查一次,大部分教师非常认真,能够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批改,及时辅导让学生改正。个别任课教师的作业布置及批改不尽人意,及时与他沟通,提醒改正。学生作业书写基本规范,但书写质量还有待提高。

  (4)抓课后辅导。对学困生,我们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重视课后辅导,引导学生增强对学习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做好提优工作。

  (5)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我校每位教师课后及时反思,一学期认真完成教学15篇以上,教学反思不少于三分之一课时,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2、抓质量,加强质量监控力度。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们教导处对各学科加强质量监控力度。

  期中测试以后,发现个别年级的个别学科成绩不够理想,进行了跟踪性的抽测调研。每位老师分析原因,经过努力,在期终测试中有了明显的改观。绝大多数班级超额完成了期初制定的目标(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合格率为95%,优秀率分别为30%、40%和30%)。

三、加强教师管理,促进教师发展

  近三年级我校共有50多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我们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定位为立足于课堂,规范青年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严格要求,经常性地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坚。具体做法是:

  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教育

  认真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思想,努力提高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切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健康地开展。

  2、狠抓校本教研,优化研学一体

  加强《昆山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学习与落实,从这个学年开始,在继续研究教师教的同时,工作重心与研究重点要真正放在研究学生的学这个维度,真正促进“以学定教”落到实处。

  以继续抓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锲机,整合各校校本教研的力量,全力提升校本教研的水平。本学期,我校共有55位教师参加“一师一优,一课一名师”的竞赛活动,高传国老师的体育课获省部优奖。

  加强教研组管理,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结合我校以往教研组活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教研组长的职责和权利,充分调动教研组长及组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积极探索课题引领下的新型教研形式,加强集体备课。会同各教研组认真做好教研组活动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在教研方式上重点开展展示、听课、交流、互动;在教研形式上重点采取多种力量介入,同伴互助、骨干引领、专家示范;积极引导教师反思课堂教学,倡导教师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为研究中明辨自我的思想,本学期,共上教研组研讨课40节。每位教师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实施专题性的研讨交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做到“研有所获,获有所用”,走自我发展之路。通过检查、指导、考核、评比、奖励等形式,确保教研组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从而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

  3、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养。

  立足课堂,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一是让青年教师多参加各级各类听课活动,在听课中感悟,在听课中汲取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本学期共有80多人次外出参加听课等各类培训;二是让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评比活动,以便他们迅速成长。本学期邱燕卿、蒋世瑾、殷秋蕾三位教师到片上上研讨课,获好评。继续执行青年教师考核制度,认真做好青年教师“一、二、三培养工程”考核工作,本学期组织了一次新教师“亮相课”,陶佳妮、马千里等新教师经过潜心的研究,精心的准备后,上出了各自的风采,向听课的老师们展示了过硬的基本功、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六认真”工作不力的青年教师哪怕一年、二年也不予考核通过。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公开课”、“观摩课”和“汇报课”、促使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提高。

  在组织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上,支持教师外出参与教学探究活动,对于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要将学习心得体会与同学科教师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

四、加强特色建设,发展个性特长

  1、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上好体育课,努力提高“两操”及活动课质量。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引导师生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对师生开展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治教育,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2、认真强化写字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学校设置写字地方课程,每周安排一节写字课,重视学生的书写质量,本学期,周樱和何晓燕两位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昆山市四年级整班钢笔字作业评比,获二等奖。

  3、组建足球、科技、国画、书法等兴趣活动小组,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4、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继续做好“读书活动”,借助“亲子共读”“师生共读”之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文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以及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发动全体教师在“晨诵、午读、暮省”中渗透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明理好学、健美阳光的优秀人才。一名学生获昆山市“阅读之星”的称号。

五、存在问题

  1、教研组活动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2、任课教师班级管理不到位,课堂教学走过场,提优补差还有待提高,缺乏与学生、家长的良好沟通,造成班级之间成绩相差比较大。

  3、学生作业书写质量还有待提高。

  4、个别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学习成绩关心不够,自由放任学生,造成学生学习没兴趣,学习成绩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