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部的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餐饮部的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是一段珍贵的工作时光,我们收获良多,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餐饮部的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餐饮部的年度工作总结1

  今年4月份以来,我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围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工作思路,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坚持“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努力夯实监管基础,不断完善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社会宣传,加强行业自律,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较好成效,出动执法人员2413人次,检查单位1437户次,检查覆盖率87.9%,查处案件70起,抽检315批次,办理举报投诉8起,回复率100%。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基础,落实监管责任

  今年餐饮监管职能正式移交由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我局成立餐饮安全监督管理科,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协调沟通,从卫生部门划转11名专业人员从事餐饮监管工作,实行餐饮监管无缝衔接。

  一是利用食安办完善的食品监管网络,在分局的配合下,对全县所有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监管数据库,出台了全年餐饮监管工作及学校食堂监管工作要点。全县现有有证餐饮单位1636家,无证小餐饮283家。

  二是完成餐饮监管工作事权划分。出台餐饮监管事权划分文件,明确机关科室与分局责、权划分,除较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的许可、审查与监管及学校食堂新建改建的许可、审查由机关科室负责,其它单位及监管事项由分局负责,落实便民高效原则,明确工作责任。

  三是建章立制。餐饮监管职能移交后,我局迅速制定餐饮监管科室工作职责、餐饮监管督查制度、餐饮监管明查暗访制度、餐饮服务重大活动保障制度和餐饮监管约谈制度,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办理流程。四是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与教育、民政、媒体、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加强学校食堂、敬老院食堂监管,对可能涉及犯罪的,司法机关提前介入,对严重违反违法行为、不服从监管的媒体给予曝光,同时充分发挥我县餐饮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形成监管合力。

  (二)狠抓整治,破解监管难题

  根据市场调查,针对我县餐饮服务环节存在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专项整治为载体,推进餐饮监管工作上台阶。

  一是从7月份开始,开展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资格清理规范专项整治,重点解决无证、超范围、证照过期、降低条件、擅自改变功能布局经营等问题,狠抓人员体检、餐具消毒、制度落实等重点环节,着力提升安全意识,严查安全操作规范。整治以来新发证472家,延续变更135家,整改125家,处罚70家。

  二是与食安办、教育局联合开展了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单位108家,检查率100%,查处无证、使用过期食品案件4件,升级改造6家,发证5家,投入400多万元。现学校食堂有证率100%。

  三是与民政局、食安办开展敬老院食堂专项整治。经初步调查全县现有敬老院及老年公寓食堂16家,有证4家,已下达监督意见书16份,限期整改,民政部门与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升级改造,到年底需全部取得许可,未经许可的一律不得经营。

  四是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含铝添加剂专项整治。检查单位228家,抽检12家单位24批产品,9批铝添加剂不合格,不合格率37.5%,12家单位4家不合格,对问题单位给予立案处理。目前正在开展饮品店专项检查。通过专项整治与检查活动,提升餐饮服务单位运行质态,规范经营行为,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

  (三)强化指导,提高监管水平

  餐饮监管职能划转市场监管局,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基层分局业务不是十分熟悉,机关餐饮科积极开展基层业务指导工作,强化服务,对基层分局平均指导3次以上,现场指导单位达65家次,重点是餐饮服务许可现场审查、发证,监管重点内容、现场检查要点,案件查处等。在餐饮环节突发事件中,机关餐饮科主动牵头,协助基层分局做好处置工作,有效处置了一起食品安全舆情和一起食物中毒事故,同时强化服务,统一制作食品安全公示牌1100块、餐饮工作五种台账5000本和餐饮单位相关标识15000张。牵头与指导分局圆满完成20xx年高考、千人游宝及安宜镇社区艺术节等重大活动餐饮保障任务。

  (四)提升质量,保障饮食安全

  监管是安全的基础,质量是监管的目的。今年以来在加强餐饮日常监管的同时,利用技术支撑强化产品质量的监控。重点对学校食堂餐具、大中型饭店冷盘菜及餐具、卤菜加工点的产品实行抽检,共抽检餐饮单位44家,315批次。44家28家不合格,单位不合格率63.6%。146批次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46.3%。对不合格的单位进行约谈,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帮助分析原因,监督落实措施,督促餐饮单位把好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餐具消毒、设施维护、操作规范关。对问题单位限期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

  (五)广泛宣传,提升监管效能

  利用各种形式加大餐饮监管食品安全宣传,营造社会参与餐饮监管的良好氛围,4月份以来在省市局网站发布监管信息12条,电视报道7期,宝应报及中国宝应发布信息30篇。同时全面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监管水平,提升餐饮单位安全、规范、责任意识,争取政府支持,成立宝应县市场监督管理培训中心,今年以来先后开展餐饮监管人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重大活动保障等培训班6期,对射阳湖镇所有餐饮从业人员、华美达大酒店等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参训800多人次。下一步将开展学校食堂专门培训。

  (六)开拓创新,提升运行质态

  加强学习调研,创新监管思路。今年为有效提升我县监管水平,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分别到常州、泰州、南通、盐城等地进行餐饮安全监管学习交流,开拓监管视野。

  一是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为落实安全责任,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维护正常的食品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率先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已有10多家单位参保。

  二是开展餐饮业“争笑脸寻笑脸”主题活动,为进一步做好餐饮单位信用体系建设,落实量化分级工作,近期开展餐饮业“争笑脸寻笑脸”主题活动,全面开展量化分级评定,大力进行社会宣传,努力营造消费者寻笑脸就餐、餐饮单位积极争笑脸活动氛围,通过活动提高餐饮单位的硬件条件和管理水平,减低食品安全风险。

  三是稳步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加强宣传与指导,在新建的大中型饭店首先实施,已有3家饭店实行名厨亮灶,下一步将与教育部门、网络公司就学校的明厨亮灶进行调研磋商,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分步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人员问题:餐饮监管专业人员不足,与我县二千多家餐饮监管单位严重不相适应,影响餐饮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经费薄弱、检验及执法装备不全设备问题:由于财政资金等原因,目前我县还没有配备餐饮监管快检相关设备,对监管环节食品安全不能提供技术支撑。

  (三)抽检问题。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餐饮监管要实行监督性抽检,地方财政支付相关经费。但目前财政无专用经费,抽检工作难以展开。

  (四)餐饮许可问题。

  (1)目前餐饮服务业许多是非经营性用房,导致无法发证,一些业主擅自将住宅用房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住建、规划等部门查处无力,导致无证餐饮存在。一些农家乐用的是农村居住房屋,对周围邻居影响不大,但由于房屋性质问题,无法发证。

  (2)环评问题,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规定,餐饮服务要进行环境评价,而一些餐饮服务单位未取得环评手续,进行营业,环保部门查处无力,将问题集中到市场监管部门。

  (3)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未设立配套规划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新建、扩建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项目,但现在商住综合楼绝大部分无专用烟道,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开办小餐饮的也较多,取缔较为困难。

  (五)经营基础问题。

  一是部分餐饮业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尤其是一些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场所卫生条件较差、加工操作不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消毒工作不到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严格等现象较为突出。

  二是大多数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存在建筑布局和工艺流程欠合理现象,再加上受条件和位置的制约,监督整改难度较大。

  三是进货索证索票及台账记录不规范或记录不全。食品生产经营者大部分是城市居民、社会闲散人员、流动人口等,法制观念淡薄,卫生习惯较差,多数文化程度偏低,食品采购台账记录存在很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