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班历史复习计划书(2)

时间:2021-08-31

  高考复习班历史复习计划书【二】

  一、20XX年考试说明解读

  20XX年历史考试说明与20XX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只有一个地方略有调整。即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改为“辨别历史事实,作出历史解释”,语言表述更加明确,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历史学科能力要求。

  此外,在考试范围与去年表述相同,没有变化。试卷形式与结构与去年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自20XX年第一轮新课程高考以来,试题命制方面是比较成功的,近两年的试题构成了20XX年高考的指向标。

  不过,20XX年的参考试卷的试题出现较大的调整,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变动:

  ⑴选择题中,去掉了第13题“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第15题“毛泽东著作”以及第16题“中西合璧”,增加了“湖丝出洋”“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知识分子 ‘到民间去’”。新增的三道题有个共同特点是加强对历史史实时序性的考查,形式多样,分别以图、文献原文设置情境,需要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来判断先后顺序,选择项直接以朝代或某重大时期直接呈现,但时间相隔不大,容易混淆,这反映了在新课程专题史教材教学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缺乏学科的系统性,对于掌握基础、了解事件的因果关系比较欠缺,对历史发展的先后脉络不清晰,由此影响了对历史结论和历史事实的理解和分析。从这个角度看,加强通史方面的考查是很有必要的。

  ⑵非选择题中,去掉了第38题“中国政治思想演变史”,增加了“国家一统”的新主题。在考查能力方面,保留了20XX年试题要求的再现历史事实、辨别历史事实、概括历史观点和趋势,分析造成原因等能力外,特别强调对历史概念的考查,如“分析当时思想家言论中‘天下’的涵义”以及“大一统的‘统’什么”。这就需要学生对历史概念有个准确科学的理解,以更明确历史的阶段特征。

  除此之外,20XX年参考试卷总体沿袭了20XX年试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强调基础知识,重视对教材的使用。

  ⑵试题呈现方式仍强调新情境材料的选取。

  ⑶注重历史学科特点,考查历史意识。

  ⑷充分发掘材料考查功能。

  ⑸各个模块知识点考查分布稳中求变。

  ⑹跨模块间的知识点联系考查趋势加强。

  同时,从20XX年温州一模试卷来看,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强调对材料的解读和信息的有效获取,历史现象的整体分析,这些都需要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来做答;既突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又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文明史观,符合20XX年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三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因总体成绩落后,意向考专科,已经逐渐放弃历史学科的学习。从20XX年温州一模的成绩来看,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部分学生成绩起伏性较大,落后面仍较大,中间学生的成绩还算比较稳定。

  三、最后三个月的备考方向:

  在认真研究浙江省20XX年和20XX年高考命题的特点的基础上,吸取文科综合科目考试的成功经验,以《考试大纲》和20XX《考试说明》为指导,以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为重点,立足教材,夯实基础,落实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辨识概念、拓展联系、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记忆、运用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1.基础知识无遗漏,以《考试说明》与《指导意见》为准则全面梳理考点,重视教材的使用。20XX年高考基于教材的分值占48分,20XX年提高到62分,而参考试卷没有明确的赋分值,但从内容上看,仍强调教材的重要性。

  2.重视模块间的知识整合,《考试说明》按古代、近代和现代的顺序编排,并把独立列出的选修内容融合到必修内容中去,因此学生要按通史的形式整合所学知识,做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

  3.关注处理史料能力的培养,20XX年高考基于材料的分值占52分,因此要重视对材料(包括图片、文字、表格等)的阅读、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20XX年高考基于材料的分值占38分,参考试卷新增题目对材料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之20XX年高考卷有所提高,因此,平时练习就强调材料的处理。

  4.现实热点隐性介入,要突出学科教育功能。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XX和20XX年试题都凸显了历史学科的人文关怀,引领学生关注人类文明进程的方向,激发时代责任,促进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同时不回避热点,具有时代气息。因此,在20XX年前后,逢周年及国内外重大时事适当关注,联系历史知识,隐性介入。

  5.注意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现象。在近两年高考卷中突出了用文明史观和整体史观解读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其中包括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整体世界史观

  等多元史观,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地渗透。

  6.重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处于前三分之一水平的学生,不要满足于理解知识,而更应该把考纲当中相关的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网,整理出自己的个性化的笔记;处于中间三分之一的学生,抓住主干知识进行复习;对于后三分之一的学生,我建议,可以先把主干知识点理出来,找出其中反复出错的题型进行重点突破,查漏补缺(边角的知识点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