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书学生(2)

时间:2021-08-31

计划书学生 篇3

  一 、活动主题

  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的兼职与就业

二 、活动背景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人们的就业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有多大?这些是在校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三 、活动目的

  针对同学们的关心的话题,也让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当前的形势,消除不必要的担心,勤工助学中心特举办“大学生兼职即为就业做准备”的宣传活动。实践表明,大学生只有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改变“就业难”的局面。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就业形势,找准定位,理性调整期望值。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特别是金融、房地产专业的毕业生,不过分要求专业对口。学生要客观评价自己,低姿态求职择业,学会从基层做起,适当放低薪酬要求。

  同时,借助这次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对兼职、就业问题的反思与交流,展现我校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上的积极态度。

四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

五 、活动内容

【一】 前期准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我们前期搜集并整理了有关大学生就业与兼职的资料,主要涉及大学生兼职、就业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准备等问题。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传销、变相传销,近几年也悄悄地走进校园,巧立名目、种类繁多,传销组织抓住在校大学生急于自我独立,体验社会的心理,并以各种高额利润为诱饵,骗取钱财,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些急于找工作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陷阱。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让同学们认清传销的实质,危害,自觉抵制传销同样也是必要的。

  为了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我们中心组织宣传部的成员对学生处老师,招生与就业处老师以及心理咨询处老师进行采访,针对同学们关心及担心的问题寻求解答。如经济危机对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影响,在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尤其是女生在外做兼职),为了更好地应对这场风波大学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准备。

【二】 活动宣传形式

  将前期准备的资料以及采访各老师的访谈内容制作成海报、画报置于校园内供同学们自由阅览。也可以做些适当的网页宣传,增强此次活动的影响力。组织部分同学在校园内设点宣传,加强宣传效果,为更多同学服务。

【三】活动成果

  调查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对本活动的评价及建议,组织同学及时进行反馈,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同学们目前所关心的但我们没有涉及的问题,做进一步了解,以便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

  各部门将此次活动的成果及收获整合起来,也作为我们中心成长路上的一次见证。

计划书学生 篇4

  常言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生活的从前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无可挽回。所以留下了古人多少的叹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无限感叹和老夫子的一声长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乍一看,似有千斤压顶的沉重敲击着我们脆弱的心灵,所有的人生痛苦经验似乎都来源于我们不懂得珍惜时间和不爱好学习造成的,很多表面的显现一直引导着我们各种的不成功或者教条的教学理论,从小接受的就是这种似通非通的人生理论,误导着我们树立一种看着明白,却无实际意义的人生价值观。

  幻想与现实的和平共处,使得我们的人生经验从一出生就蒙上了许多美好的憧憬。鉴于糊涂的观念,我常常幻想一种合理人生计划,如果有一条捷径可走,我宁可花费我生命的百分之一的时间来规划我的人生计划,来完成我生命百分之九十九的充盈着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假如一个人的生命能够在这个地球上存活七十年计算。当然向黄永玉老先生那样能够活过七十岁,或许还有时间规划一下自己追悼会的事情,不乏人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粗略算计一下,其实人的生命时间也够开始思考问题,人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里度过的,当然做的梦就不能算是一种人生经验了。然后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是要在保障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努力的构建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才能够实现剩下的那三分之一时间。可怜的这三分之一时间,相对于普通人来说,亦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在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里,我们做些什么事情是最有意义的呢?窃来自于内心的欢喜,还有二十三年的时间可供自己支配,欢喜之外忘记了一个人成长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大约需要二十年,部分的或独立或不独立,但在思想意识上足够支配自己的行为了。二十三年再减去七年,还剩下十六年的时间可供自己自由的支配,这只是数上的一种概念,为了更接近于自己真实的生活,有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观念,何妨来一次计划人生呢?

  按照人的个体发展不同和智力活动的接受指向不同,其实按照一份计划书是根本无法达到任何人的目的。书写此文,纯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无聊之举罢了。

  人的出生背景,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一个人自我生存技能的掌握,不是出自一个人自觉的,有目的发展,而是生活经验和感知生活环境所赋予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生活所必须所要求一个人必须承受和做到的,这是不可抗力的生存法则。

  尽管前人总结出了那么多的人生经验,我们仍然无法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家长循循引导,任是一块顽石无法领悟生活的艰苦与欢乐,童年就该是一个没有搀杂任何杂质的白开水,有了连画册可看,有了可心的玩具,有了亲人的关爱,这一切是快乐而单纯的,什么老大徒伤悲,怎么感知的到。进入青春萌动期,该是学习经验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学习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获得大量知识的最佳机会,然而这种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均等的享受的到和能够突破自身对于知识的渴望而获得的经验积累,知识只要通过学习也能积累,而人生的诸多经验却不需要通过学习也能获得,随着与社会的融合,感知更多外部环境能够获得更多的快感经验,视野的开阔的无法限制渴望自由的心灵。人生不经意间已经给了大部分人选择的机会,更多的人进入社会生产与自我感觉阶段。恋爱的季节不期而至,对于异性的神秘相吸,感觉着更多的甜蜜与苦涩,这些经验书本无法给予,只有自己感觉,该恋爱的时候,何妨来场甜蜜的人生之约。

  毕竟对于一个人来说,漫漫的人生路,有一个相知相爱的恋人共度一生,也是人生一大财富,关于财富的观点,向来是有双重意义的,一个人有在多的财富,而生活在一种焦虑与不安全感之中,那么这个人

  的生活质量就不一定是高的,或许到头来不过一场醉生梦幻般的虚拟人生,这生命的开始是绚烂而糜烂的,虽然我们仍然无法放下我们渴望财富的心理,财富就象是我们终极生活的目标,我们不停止的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得它,仍然也不能阻止我们渴望精神世界饱满的追求目标,两者是永远没有矛盾的完美人生啊!

  追求财富是衡量一个现代人价值观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平凡人,凡知天命是自我安慰与平衡的心理态度,常不见一个社会的教育不平衡、获取财富分配的背后有多少鲜不为人知的不合理想象,你能说这是“少壮不努力”所完全造成的吗?

  社会给予我们的,不是来自于完全的财富满足感,更重要的是一种公平的、有效率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的构建也绝非是一种心理活动,也应该是政府执政能力的表现。

  按照正常的常人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有过快乐的童年,健康的青春期,美满的婚姻,一个三口之家,过着稳定的上下班生活,日子平淡而稳定。但凡这样的生活不是徒然的让人意志尽消就是虚度人生,作为一个人,就有自己的生活要求和精神追求,一切不是胡须一大把的时候喟然长叹,枉度人生。

  人生就应该是在进取中求生存,平淡中思索生活之真理。人生没有回头路,人生也没有尽头,惟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真实的生活过,留下或浅或淡的品味,精神是生存的质量,物质是生活的基础,清醒而不茫然的感叹,应该是一种合理的人生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