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对于贫困户的帮扶计划书模板(2)

时间:2021-08-31

  篇三:《基层建设年帮扶计划、措施》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示精神,结合广乐里社区实际工作,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以创建特色社区为目标,以维护社区居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大力加强社区基础建设,努力打造广乐里社区建设新格局,不断推动广乐里社区党建、民政、劳动保障、文体、综治、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重点完成以下几项工作:{近几年单位帮扶措施}.

一、目标任务

  工作目标:一是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强服务的发展项目,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三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活动,完善社区功能。

二、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调动和发挥好社区党员的积极性,积极发展文明创建工作;同时根据党员的文化程度、办事能力、特长、身体状况等特点成立志愿者队伍,使其发挥作用。进一步使社区党组织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党员管理有明显加强,社区思想、社区文化建设和党的群众工作有明显改进,促进广乐里社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建立针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机制。对困难党员进行认真的摸底排查,进一步解决好困难党员的生活和就业问题,体现党组织大家庭对党员的关心和帮助,以一帮一、多帮一和集体帮等形式,开展“四结对”活动,对困难党员提供长期、细致、有针对性的帮扶。

(1)心连心思想上结对:让思想上较为先进的党员帮扶思想上较为落后的党员,深入细致,言传身教地做好思想工作。

(2)肩并肩经济上结对:社区通过党员自愿捐献等形式,设立“困难党员互助资金”,由社区党组织决定对经济困难党员进行救助,并在社区内公开。也可以“一帮一、多帮多”的方式结对资助。

(3)手牵手生活上结对:年轻党员与长期卧病、年老体弱等党员结对,长期给予生活照料等帮助。对失业党员利用社区党支部的集体力量,尽量帮助其再就业。社区党支部在重大节日或党员特别困难时,对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和救助。

2、拓展社区服务

  继续做好社区特色服务为老服务。对老年人中的特困人员:如高龄,身边无子女,病残孤寡老人列为社区帮困对象,对那些特困人员

  制作基本情况卡片。建立志愿者服务队,号召健康老人和困难老人结成对子,老帮老,建立档案和访问记录制度,使互帮工程规范有序。

  开辟“第三课堂”,利用社区资源,为不同需求的少年儿童开展文化沙龙活动、法制教育和身边的闪光点德育教育,建立寒暑假校外辅导站,聘请热心于社区工作的离退休教师当校外辅导。

3、繁荣社区文化教育{近几年单位帮扶措施}.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人们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良好氛围。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教育工作站、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等活动。

  总之,我们将按照《中共邯郸市丛台区委关于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广乐里社区的工作实际,为广大居民办实事、做服务、作贡献,推动社区标准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丛台区市容环卫局

  20xx年xx月xx日

  篇四:《牵头单位帮扶贫困村三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项任务,着力打造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优化新环境、塑造新风貌,通过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全面加快帮扶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的指导原则

1、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帮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全县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为指导,在认真做好与乡镇建设、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衔接的基础上,按照适应超前,各具特色的要求,科学规划村庄发展,在三年的时间内,有层次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3、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要确定群众在帮扶工作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帮扶工作与群众主体的关系,问计于民,惠及于民。

4、典型示范、抓点带面。科学统筹“五项任务”,注重在工作中发现“亮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村制宜,找准结合点,整合资源,加大财政、政策和科技对帮扶村的支持力度。

三、任务目标

  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使帮扶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组织建设均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县委、县政府培育壮大、延伸提升农村产业体系的总体规划和基本要求。因地制宜,通过帮扶,努力实现“六个一”目标:形成一个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主导品种,培育出一批科技种养大户,建立一支科技服务队伍,组建一个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一批务工经商农民,培植一个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增幅高于所在乡村平均水平。

(二)围绕塑造农村新面貌,改善所帮扶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帮扶村“路、水、电、学、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帮扶村争取项目立项和资金。指导帮助帮扶村搞好新一轮村庄规划和建设,坚持突出乡村特色和地方特色,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经济繁荣、功能配套的现代村镇体系。积极推进“清洁生态家园建设”,组织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抓好“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灶、改圈),结合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大力实施绿化示范工程,加快村庄道路硬化、街道和庭院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环境建设。经过三年帮扶,帮扶村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制订,基本达到文明村的标准。

(三)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加快新型农民培育步伐。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围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整合利用好各类培训项目和资源,发挥农村干部科技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网络、各类职业教育、帮扶部门教育基地等教育平台载体作用,适时开设培训班,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上岗证书培训、青年农民再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农民增强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能力,学会依法办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经过三年时间,使帮扶村6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劳动技能,农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突出教育引导,创建文明和谐乡村风貌。按照“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平安村庄”建设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抓好移风易俗,努力倡导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化拓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切实搞好帮扶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乡规民约,完

  善农村矛盾排查调处和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三年帮扶,帮扶村基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较为规范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能够切实发挥应有作用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实现无计划外生育、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集体上访“三无”目标,建成平安村庄,基本达到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的标准。

(五)强化基层组织,创建新型和谐的农村管理体系。紧紧抓住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着力夯实队伍建设这个基础,全面落实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力实施《新农村工作规程》,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财务、村务公开制度比较健全,三年内,村务、财务公开的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稳定形成安全祥和、安居乐来的社会环境。

五、工作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三年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编制规划。对帮扶村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摸清基本情况、发展优势、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工作的结合部,选准工作展开的切入点,立足当前、适度超前,编制好帮扶村三年工作计划。充分体现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要求,要切实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符合村里的发展实际,规划可行性强,可操作度高。

第二阶段:全面落实任务目标抓任务落实要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思路展开。

1、要围绕发展新型产业,重点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调查研究、摸清民意的基础上,按照“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拉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带领群众致富。

2、围绕建设新村貌,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出发,积极争取各部门的支持,积极申请项目立项,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硬化街道,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进度,增打田间机井,建设文化大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架设有线电视和动力电路,加快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工程建设,增强帮扶村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力争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使帮扶村群众全部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使帮扶村实现电讯、有线电视“双通”,基本清除农村“三堆”,使帮扶村公共设施和发展潜力大幅度提高。

3、围绕倡树新风尚,加快文明和谐乡村的创建步伐。通过“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多种文明创建和评先树优活动,使帮扶村呈现出讲文明、守法纪、知荣辱的社会新风,使群众养成崇尚科学、讲究卫生、抛弃陋习的新习惯。使帮扶村新增一批“五好文明家庭”,新增一批“十星级文明户”,文明生态村建设达到县里的要求。关注教育设施、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帮助帮扶村普及新型医疗制度,规范村卫生室建设;搞好文化休闲广场的创建工作。健全乡规民约,化解不安定因素,实现社会稳定,使帮扶村建成平安村庄。

4、围绕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政治、文化、农业科技、致富能力、专业技能培训,使帮扶村绝大多数劳动力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成为驾驭现代农业技术的行家里手。 五是围绕完善新机制,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提升村级班子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