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护传统节日的建议(4)

时间:2021-08-31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

  518项文化遗产入选名录

  本网北京5月25日讯 记者钟鞍钢 日前国务院已经批准公布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名录在公示的基础上,经过审批,共518项入眩

  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指出,中国是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在过去我国只有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用“名录”的形式来进行保护。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后,按照《意见》的要求,开展了名录的建立工作。名录的建立,包括名录的申报,首先由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向中央政府申报,接着进行评审,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对名录进行评审。在评审的基础上,去年12月31日,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示,在公示的基础上,再进入审批程序,最后确定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518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列入明年立法计划

  本网北京5月25日讯 记者钟鞍钢 记者今天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立法计划,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据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介绍,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体系可以说基本上形成。1982年,颁布了文物保护-法,这是文化领域颁布最早也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一部大-法。2002年对这部法又进行了重新的修订,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布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三十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也颁布了一些行业性和地方性的保护-法规,此外,我国还加入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国际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四个国际公约。  孙家正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几年刚刚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这项工作虽然为时尚短,但是中国这方面的工作进展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孙家正表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健全文物及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加大现有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确保法律手段和理论研究在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