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食品安全暨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议总结

时间:2021-08-3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食品安全暨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议,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20xx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及省、市食品安全工作和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等一下,我还要与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责任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各级党委党委政府重视,群众关切,社会关注。20xx年,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县乡各级食药监管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各地恶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多发的形势下,确保了食品药品市场相对安全、有序、可控,为老百姓的食品药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年内未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对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成果,这里,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奋战在食品药品监管第一线的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但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更应当客观面对。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很艰巨。需要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形势。

  首先,频发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一方面,从全国范围来讲,食品药品安全仍处在矛盾凸显期和风险高发期,受利益驱使,部分商贩仍在变换招数,制假售假,致使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大家熟知的“地沟油”、“瘦肉精”、“有色馒头”、三聚氰胺奶粉及各地频发的药品注射剂等重特大安全事件,使我们痛心疾首,深刻反思。从今年“3.15”曝光的家乐福事件,到现在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胶囊”事件,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一些商家唯利是图的人性丑恶。道德滑坡,良心缺失以及高技术条件下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让人防不胜防,查处和打击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就我县而言,已有前两年的大雨本两个孩子疑似吃卤肉中毒死亡事件和非格小学生、看守所在押人员食用宜良大白菜疑似中毒事件的深刻教训。虽然目前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较好,但困难和矛盾仍然较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多、小、散、弱,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食品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机改后职能一直未移交明确,基层监管人员较少、监管技术手段落后,经费不足,监管工作面广量大,特别是食品这一块小、散、乱的现状一时难以扭转,尤其是红、白事群众聚餐,虽然出台了《农村红白宴席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但执行还不到位,监管乏力;同时个别食堂、餐饮业经营者对食品药品安全重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食品药品购进把关不严,只顾追求经济利益。还有一些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使得劣质食品药品依然有市场。这些问题和隐患的存在,直接威胁着我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风险仍在高位运行,监管任务异常艰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必须对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要时刻如履薄冰,时刻绷紧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这根弦,需要反复讲、经常抓,进一步增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绝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有半点马虎,要始终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努力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其次,监管部门的职责要求我们认请形势。当前,随着《食品安全法》的深入实施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渐突出,防范控制安全风险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明确的主要是责任主体,在这里边明确企业是第一责任,监管部门是具体责任,但大家都清楚,由于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生产、流通和餐饮等环节,生产环节归质监部门,流通环节归工商部门,餐饮环节归食品药品部门,而且几个环节密不可分,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间要协同配合,共同建立完善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在无论是行政问责,还是事故追责,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所以,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我们要本着对社会和人民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职尽责,切实把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从这些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法加强监管,把不安全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食品药品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