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解决问题”的会议技巧总结(2)

时间:2021-08-31

  二是掌握进程。哪个问题应当作为重点研究,讨论时间就应长些;哪个问题比较简单,时间就应用得少些,主持者要心中有数,不能颠倒主次,大题小作,小题大作。问题讨论到什么程度算恰到好处,领导者要掌握“火候”,不失时机地转入下一个题目。

  三是民主作风。会议要开得好,必须有一个宽松的气氛,使到会者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这种气氛能否形成,主要在于主持者是否有民主作风。

  主持人要把自己置于同大家平等的位置上,启发大家开动脑筋,毫无顾忌、毫不保留地发表意见。对大家的意见,主持者要善于倾听,体察异同,分析归纳,引导鼓励。不管某个人发表的意见是否有被采纳的价值,主持者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适当的评论,因为它对全面分析问题总是有帮助的。主持者千万不要搞一言堂,更不能压制不同意见,强制大家迎合自己的观点。只有会议主持者具有这样的民主作风,才能充分发挥与会者的聪明才智,为问题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四是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会议要想取得高效率,必须使每个与会者的发言都言简意赅。而想做到这一点,主持者能否带头做到言简意赅则是关键。

  如果主持者说话漫无节制,拖泥带水,其他与会者就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和你一起信马由缰,使会议松松垮垮;另一种是对会议毫无兴趣,认为你白白浪费了他的宝贵时间。如果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简单明了,在客观上立刻可以造成会议的紧迫感,使大家的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会议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五是善于调解气氛。事实证明,轻松的气氛有助于活跃思想,讨论问题。会议的主持者要善于制造这种气氛。

  每当出现僵局或气氛拘谨、紧张时,主持者应当发挥“幽默”的艺术,比如可以不时用一个不过分的笑话、俏皮话、笑声或友好的讽刺来解除紧张状态,使大家轻松自如地继续讨论。同时,会议要注意适当的休息。每过一两个小时,就应当休息一二十分钟,使大家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讨论时间持续得太久,头脑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效率反而不高。当然,选择休息的时间也要讲究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