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三爱三节主题班会记录(2)

时间:2021-08-31

  3、爱祖国

  甲:我们荣幸地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中国人民的儿女。 乙: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那么我们拥有这样一个

  美丽的家园。

  合:下面请欣赏歌曲《歌唱祖国》。

  4、节约

  甲: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话语:

  (1)节水节电,点滴开始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乙:(3)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4)离开时请让电灯休息

  合:这一条条富有警醒意味的话语都在提醒我们两个字——节约。

  甲: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乙: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在精神上富有,在生活中节约的令人尊敬的人,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1)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2)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来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甲:节约是一个好习惯,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谁愿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