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有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1-08-31

  同志们:

六有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贯彻落实2月底召开的全省“六有”工程建设现场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市政府决定借召开全市职教工作会议的机会,接着召开全市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目的是对这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下面,我就~年全市农村中小学实施“六有”工程建设情况及今年的工作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年我市“六有”工程建设情况。

  ~年6月份,省教育厅《关于全省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的意见》下发后,市教育局对照省教育厅提出的实施标准,及时召开会议,布置各县(市、区)对所属定点学校的办学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会后各地迅速组织人员深入每一所学校,对校园环境、食堂、宿舍、厕所、饮用水和学生床铺等设施设备的现状进行普查,对照实施标准分析存在问题,制定实施规划。为便于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7月初,市教育局将各县(市、区)的“六有”工程建设规划统一编印成白皮书,分发到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学校,作为实施和考核的依据。市政府7月份召开了全市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市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启动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会上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一年来,各地精心组织实施,多方筹措经费,强化检查督促。截止~年底,全市为实施“六有”工程建设投入资金2.28亿元,新建、改扩建卫生食堂19.04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学生宿舍14.13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水冲式厕所4.58万平方米,添置学生双人床3.53万张,完成校园环境整治投资3451.67万元,在冷热饮用水方面投入439.04万元。全市所有试点县和试点乡镇都已全面达到省定标准,各县(市、区)90%的乡镇中心初中、中心小学也已基本实施到位,全面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由于我市“六有”工程建设启动快、动作大、投入多、效果好,省教育厅专门刊发简报推广我市的做法,在全省“六有”工程建设沭阳现场会上,我市作为唯一的大市进行典型发言。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地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出现了不少典型。阜宁县在被确定为省“六有”工程试点县以后,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县长和分管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纪检监察、教育、财政、建设、国土、审计、卫生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六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召集专门会议,落实相关工作。县教育局组织十个督查组,实行包干督查。一年来,阜宁县克服了任务重、基础差、资金筹措难等重重矛盾,共投入资金3108.83万元,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任务,使此项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多次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表扬。射阳县通过对盐东镇、兴桥镇的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制定实施规划,落实实施项目,在要求试点乡镇的所有学校“六有”工程项目年内全部实施到位的基础上,还根据各乡镇的经济基础和各学校办学条件,选定了45所定点学校,要求这些学校的“六有”工程也要在~年实施到位。为使这些目标落到实处,射阳县通过“县镇财政拨一点,教育费附加安排一点,盘活闲置校产筹集一点,鼓励企业和个人捐助一点,用足政策减免一点”的办法,共筹集资金2500多万元。盐都区选定的义丰、尚庄、潘黄三个试点镇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率先使所属学校达到“六有”标准,三个镇不等不靠、克服困难实施“六有”工程的做法,为该地区其他乡镇和学校树立了榜样,在全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建湖县庆丰镇通过竞卖、转让经营权、出售出租等方法,积极处置撤并学校的闲置资产,筹集资金120多万元,及时完成了“六有”工程任务,为其他乡镇“六有”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示范。

  我市“六有”工程的全面启动和快速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缩小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巩固提高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成果,进一步推进和发展了农村学校的寄宿制,较好地解决了布局调整后路远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三是改善了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学生的饮食卫生更为安全,学生家长更加满意;四是为劳务输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很多学生家长更放心地将子女交给学校,外出务工人员消除了后顾之忧;五是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建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对照上面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少数地方和学校对“六有”工程建设认识不够。一些地方过分强调经济困难,在经费筹措上未能多途并举,思想上仍然寄希望于等、靠、要,致使本地区学校“六有”工程进展迟缓;有些同志认为学校只要有教室上课、抓好教学质量就行,学校环境、卫生设施差点没关系,未能重视后勤生活设施的建设。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对“六有”工程建设只重视在口头上,没有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有些地方甚至将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全部挪作他用,“六有”工程建设的启动资金全部是通过向银行贷款、向学校教职工借资及工程队垫支等方法筹集的,导致学校债务进一步增加。

  三是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在实施的进度和标准上,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和学校片面理解“有”的问题,一味强调量力而行,没有能够尽力而为,项目建设规划起点不高,设计标准偏低,配套设施不全。

  四是少数学校重建设轻管理。由于制度建设及管理措施未能及时跟上,少数学校新建成的“六有”工程项目,使用时间不长就脏乱不堪,甚至出现破损,宿舍内杂乱无章,厕所内臭不可闻。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我市“六有”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