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工作会议讲话稿范文(2)

时间:2021-08-31

二、街道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街道系统的12个街道办事处是最贴近基层、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政府派出机构,衔接和对应着区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方方面面的工作,肩负着众多的职能,全区80%的工作需要通过街道办事处来运作和完成。其特点突出“四性”,即:“群众性、广泛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较比计划经济时期,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拓展和延伸。因此,街道系统的工作必须要“思路清晰、重点明确、统筹兼顾、措施有力”才能确保高质量完成好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1、狠抓热点,关注民计民生

  民计民生是热点,“热”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热”在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热”在百姓对政府的依赖、要求和期待,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个平台,也是考验我们执政能力的一把尺子。为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开展了“社情民-意调查”,内容涉及平房改造、供水供热、道路整修、环境卫生、生活保障等15大类62项,根据调查结果,区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多次深入街道、社区开展专项调研和上门服务,了解情况、分析原因,解决了120余件涉及面广、有代表性的民计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开办“为民热线”和“大接访”等措施,接待群众来访339件,及时解决234件,转办105件。今年以来,街道系统共创造就业岗位8382个;救助困难群众3969人,救助款、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34万元;有14个社区建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站,使34名老人享受到政府补贴和社会公益服务;有8000余名群众享受到政府补贴价格的查体服务等。特别是唐家口街道“搭建诉求平台、畅通诉求渠道”的作法得到了市委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通过设立社区“社情民-意接待站”延伸到设立楼门“社情民-意接待站”和完善领导包案制度、诉求接待制度等工作举措,解决群众各类诉求1255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复,深得百姓的称赞。

2、突出重点,美化市容市貌

  迎奥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20项民心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升河东整体环境水平、展示河东城区形象的一次难得机遇。各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拆除遮阳罩、护栏、空调移机等18297台(个),完成49万平米的旧楼区改造任务,受益居民达到近3万户、9万人,老百姓心情愉快,交口称赞。拆除违章建筑90多间、1600平方米;组织清整卫生活动600余次,清理堆物堆料900余处,清除乱贴乱画及残标3700张,清理草坪3500平米,清理卫生死角110处,清运垃圾2400余吨,清违章经营400余处,投放鼠药9000公斤。通过清整和美化我区的市容环境,城区整体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3、解决难点,维护社会稳定

  街道的稳定工作既很重要又很艰难。重要是因为它是一线、是前沿;艰难是因为历史欠账多、涉及部门多、稳控难度大、街道所能采取的手段有局限。为了做好稳定工作,街道系统采取了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

  一是建立维稳网络,明确责任和目标。成立了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街道和社区两级联系点和区、街、居三级联络网,街道领导和全体干部都承包到位、责任到人,并且做到信息反馈及时。确立当前形势下的“稳控工作”指导原则: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部署、早疏导,以防为主、以堵为辅,防患于未然,在迎奥运特殊时期,各街道盯紧涉法涉诉重点人35名,案件30余个,实现了进京上访“为零”目标和确保奥运盛会顺利召开。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各类矛盾。我们采取一案一备、一案一策、一案一组、一案一责的有效方式,投入80%以上的街道干部,接待来信、来电、来访等2600余人(次),对重点信访问题强化“第一时间概念”,及时沟通、及时化解、及时反溃采取了四条有利措施杜绝矛盾激化:实行对重点人进行包控谈话、正面宣传引导工作;实施分层监控打散上访核心圈;发挥内线作用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安排街里熟悉情况的干部到“两站”进行拦截,确保不进京上访。

三、几点体会

  通过上半年推动街域经济工作和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有以下几点切身体会。

一是只有不断的解放思想才能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上半年,街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为动力,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力推动街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落实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落实在解决民计民生问题上,落实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上;进一步强化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学比先进、追赶标兵,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创新性、工作的主动性、工作的协作性和工作的实效性。

2、只有创新体制机制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机制创新可以突破体制瓶颈;机制创新可以抢占发展先机,机制创新可以释放发展活力;机制创新可以破解工作难题。因此,把握机制创新就是抓住要害、突破规矩、打破条条框框。

  一是建立了工作相适应的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机制。街域经济的跟踪服务、领导包保机制就是很好的体现。把权力、制度和责任同时下放到街道、基层,能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建立了与解决难点问题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成立了街域经济推动组、工作队,有效解决了街域经济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的难题;建立了例会制度和现场办公制度,解决了为企业和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作风及工作效率问题;上半年20多次的街道例会和现场办公会,有效解决了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的问题。

  三是建立“奖惩分明、有奖有罚”的利益导向机制。今年我们出台了街域经济奖励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各街道潜在的发展活力。各街道为企业服务的态度转变了,打破了以往“事情围着人转”,改变为“人围着事情干”,“有事即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