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2017年全县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讲话(2)

时间:2021-08-31

  领导2017年全县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讲话2

  同志们:

  这次总结表彰大会,主要是回顾去年的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作风,扎实工作,推动我县改革建设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我县经济实现跳跃式发展。刚才,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同时,也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真总结工作,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增强大发展的动力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发展凝心聚力,用发展破解难题,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农村经济、城乡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7.96亿元,增长16.9%;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元(按老口径完成2.1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3.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增长29.7%;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增长25.5%;农民人均纯收入3497元,增长13.1%。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各级在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上找得准。面对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暂停土地审批的严峻考验,县委、县政府以积极的态度,辩证地分析、对待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主动把宏观调控作为一次发展机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发展思路,坚持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手段,坚持把提升经济的内生力、汇聚力和内动力作为推动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提出了“五个不变、三个加大、三个高于”总体要求,突出重点,适时突破,努力推动县域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各乡镇、各部门围绕目标任务的落实,着力研究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高水平策划和高水平操作,把提高投资强度,提高容积率,盘活闲置破产、关停并转企业和乡镇村的公共、闲置的土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解决了项目落地难问题,成功举办了“6.26”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全年新引进项目105个,到位资金9.5亿元。各企业以技改上新、管理创新、市场开拓为切入点,连续进行技改投资,提高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膨胀县域经济,全年共实施工业技改新上项目170个,完成投入13.6亿元,有效破解了煤、油、运价格上涨及部分工业原料短缺等不利因素,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2、各级在推动工作、加快发展上抓得实。把落实作为树立各级党委、政府形象和权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在全县深入开展了“落实年”活动。落实问题在整个工作链条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的工作思路、方针要取得好的成效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农业上,认真落实取消特产税、减征农业税、小麦直补、扶贫开发等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大力实施“9571”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封建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皇粮国税”主要是从农业上取得,从农民手里取得。计划经济年代,从三提五统到集资提留再到农业税,都是靠“工农剪刀差”这种剥削农业的形式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现在农业税也取消了,农民种粮,国家还要给农民钱。应当说,农村政策有了很大的变化,是破天荒的。农民收入增长之所以慢,我看主要还是因为二产发展的慢。工业上,按照市委、市政府“2133”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外向度和产品附加值,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85.76亿元、利税9.76亿元,分别增长25.2%和19.4%。社会事业上,落实资金投入,加强组织协调,科教兴县战略成效明显,群众文体生活日益丰富,生态平阴建设卓有成效,就业再就业、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更加健全,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

  3、各级对上争取资金干事业、创新环境,借助外力求发展的理念树得牢。平阴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既要靠自己的力量也要靠向上争取资金。因为体制上的原因,我们一个山区小县还是一个财政贡献县。我们能够支配的财力寥寥无几,非常有限。一定要树立对上争取资金干事业的理念,加快平阴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围绕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借助国债资金实施了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县城供水新水源地建设及管网改造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农村道路改造等项目。争取上级无偿资金新建连片供水工程14处,使近3万群众告别了吃水难。多方筹集资金谋划实施了济西工业园区一期排水和二期框架工程,进一步增强了项目承载力;改造了县城玫瑰街、财源街和东关街,实施了一批绿化、美化、亮化项目,改善了市容环境。通过在全县开展“先投资者之忧而忧,后投资者之乐而乐”的理念教育,严格落实工业园区税外无费、领导干部招商引资责任制、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企业技改奖励等制度,落实行政服务大厅一门受理、限时办结等服务政策,借助县外资金开发山石资源,打造机械加工、水泥建材等优势产业集群,山水集团、济南华光、华源锅炉、越宫钢钩等一批大企业相继落户建设或开工投产,为平阴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成为了大的经济增长点和雄厚的后续财源。

  4、各级在学习实践中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得快。关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干部领导水平的问题,我已经讲了很多。应当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包括辩证思维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宣传鼓动的能力,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先后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县”、“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市出口创汇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市场意识还不够强,扎实苦干的作风还不够硬,投资环境还不够宽松,农民增收的任务仍然艰巨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去认真加以解决。

  二、科学分析形势,抓住机遇,高点定位,确立大发展的目标

  科学分析形势、正确把握趋势,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首要前提,是确定工作思路、决策奋斗目标的重要条件。综合分析今年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有机遇,有挑战。

  首先分析机遇:①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呈速度加快、规模扩大、领域更宽态势,仅韩国就有半数企业表示将在三年内把制造基地迁到中国,投资150亿美元。②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经济上升期和入世后过渡期,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大的决策和政策都是建立在不得破坏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上的。抓住机遇期,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加快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顺利实现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我们将取得令世人震撼的成绩。像韩国、新加坡和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就是抓住了60年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③省市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不论是“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的战略决策,还是“提升中心区、做强近郊区、突破远郊区”的战略规划,都将为我们带来机遇和动力。④我县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一是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劲头足。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行之有效,全县上下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基层和企业的同志领导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村级组织换届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二是企业家投资发展的欲望强。2003年全县完成工业投入9.06亿元,去年完成13.6亿元,今年将达到17.7亿元,连续三年40多个亿的大投入,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雄厚的后续财源,形成了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建设5个年产值过10亿元的制造加工基地时机成熟。三是汇聚生产要素的环境好。硬环境:济菏高速已开工建设,薛官高速正在规划,济菏与薛官、105与220两个大十字交叉的形成,将打破交通制约“瓶颈”。软环境:连续几年“先投资者之忧而忧、后投资者之乐而乐”的教育,行政服务大厅、综合执法局、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等机构的规范运作,使我县吸引大项目、集聚大产业的汇聚力进一步增强。

  再看不利的形势:①国际油价高位运行,贸易保护加剧,贸易磨擦增多,美元贬值和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增加了我县发展工业经济的运行成本。②宏观紧控政策以及建设用地、资金、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在国家实施严格土地政策,不会放开很大口子的形势下,要认真研究破解土地难题的方法、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③国家提高贷款利率、调低原材料出口退税率,省市消农业税。④周边地区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生产要素的流向选择空间更大。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年全县主要工作目标是:完成生产总值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89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33.7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1.6亿元,分别增长31%和25%;出口创汇1.2亿美元,增长20%;农民人均收入3850元,增长10%。目标就是旗帜,目标就是方向。确立这样的工作目标,既符合上级精神也切合平阴实际,既实事求是又鼓舞人心。要围绕工作目标,变压力为动力,一心一意,凝心聚力,推动平阴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三、坚持正确的思路和政策,找准推动工作的切入点、突破口,突出重点,适时突破,赢得大发展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