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安全生产会议讲话(2)

时间:2021-08-31

  三、明确工作重点,扎实做好20*年安全生产工作

  国务院安委会决定把20*年作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就是要在“落实年”、“攻坚年”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全社会力量,治大隐患、防大事故。20*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治理年”活动为重点,强化“两个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全力将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上级要求的范围内,实现我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今年,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为17人,比20*年少8人。其中:道路交通16人,非煤企业1人。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20*年,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全面落实政府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乡(镇)场、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所在地、所在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亲自参与研究制定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必须全面掌握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必须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保证生产经营安全运行。省政府已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作为约束指标,纳入全省“发展杯”考核内容,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实行行政问责和“一票否决”。各乡(镇)场、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安排得力人员,切实抓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确定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抓好“隐患治理年”活动。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只有治理隐患,才能防止事故。为了把隐患治理活动组织开展好,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紧紧围绕“隐患治理年”的总体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隐患治理工作的目标、重点和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既要全面抓不留死角,又要突出重点。一是重点行业:主要是非煤矿山、化工、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的重点治理。二是重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差别大,要重点突出那些基础薄弱、管理混乱、安全状况不好的企业。三是重点隐患:对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重点隐患,政府将挂牌督办,抓住不放,认真治理。各单位、各行业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现状,建立健全重大隐患分级管理、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对隐患进行排查梳理归类,登记建档,实行跟踪督办、逐项整改销号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严格安全许可制度,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对整改不合格、危及安全生产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吊销相关证照,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突出抓好各项安全专项整治。要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重点抓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火灾、民爆器材、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农机、水利等安全专项整治。坚持“政府统一部署,部门牵头负责,企业自我完善”的原则,各乡(镇)场、县公安、消防、安监、建设、交通、水利、农机、质监等部门是专项整治牵头部门,都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整治任务和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实施。铁路、电力、经济、文化、商务、粮食、教育、水利、卫生等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也要根据本行业、本系统的实际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四)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标本兼治,注重治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重大举措,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进一步完善事故举报制度,将安全生产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之下,对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典型事例要予以曝光。要加强对群众的安全教育,不断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要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进学校、进工厂、进社区、进村屯、进万家和安全社区建设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引导和启发全社会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要强化全员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和职工素质。组织好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注重培训质量。要加大力度,拓宽培训渠道和培训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给予密切配合,做好本系统所属单位应参加培训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创造条件。

  (五)突出抓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认真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完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队伍建设,搞好协调配合。要完善各级、各层面应急救援预案,完善预警预报机制、完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防灾和救援能力,做到科学施救。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预案编制、备案、演练、修订等工作,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立足实战,着力提高救援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强化事故预防和现场救援,各地、各部门和企业年内都要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努力提高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同志们,我县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处在各类事故的“多发期”和“易发期”,安全生产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和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安全生产任重道远,要进一步坚定信念,坚决防止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情绪,警示高悬、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坚持不懈、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全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