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育扶贫攻坚实施方案(7)

时间:2021-08-31

  (五)探索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当前和今后推进扶贫工作的重点。我局将通过省“心连心”资助平台,构建社会各界与困难学生之间的直接助学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实现社会助学精准扶贫。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县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学生资助中心。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把精准扶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组织,做到校长亲自抓,确保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提高扶贫投入水平。县教育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国家专项支持,加大对贫困村的教育经费投入。统筹现在的教育工程和项目,适当调整教育投入方向,在总体规划内向贫困村适当倾斜。把落实扶贫开发政策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有效衔接起来,资源整合,形成合力,着力提高教育扶贫富民、资助惠民能力。

  (三)提升教育队伍素质。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缓解农村教师资源的不足。加强对贫困村教师的培训,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特岗教师计划、国培计划、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秀教师交流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全县贫困村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全面提高贫困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平,逐步扩大全县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津补贴规模和提高补助标准。

  (四)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平台。通过收集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信息,建立到户、到学生的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平台,从幼儿园开始全程追踪到大学毕业(含研究生毕业),确保精准扶贫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