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区夏季消防检查工作实施方案(5)

时间:2021-08-31

  四、基础工作

  (一)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1、抓实网格化消防管理。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推动将网格化消防管理纳入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或其他基层工作平台,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网格消防管理人员及工作职责,将消防管理延伸至 “网格”最末端。要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充分借助现有基层工作平台或移动终端,加强网格消防信息采集、情况反馈、问题督办。要制定印发网格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指导书或手册,组织对网格员进行消防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常见消防问题的检查方法。要结合当地夏季火灾特点,发动网格力量开展针对性地网格排查检查,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9月底前,各镇街全部落实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建强用好微型消防站。各单位、社区要整合保安、重点岗位员工、物业管理人员、治安联防队员、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员、消防志愿者以及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等多种力量资源,结合值班安排和在岗情况,分时段优化人员编组,分区域设置消防器材,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消防演练,确保发生火灾“3分钟”到场处置。微型消防站要做到消防安全巡查队、灭火救援先遣队和消防知识宣传队“三队合一”,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和效能。

  3、建立区域联防协作组织。公安消防部门要指导相关单位,以微型消防站为支点,划定范围组成一个消防联防区域,建立区域互查互检和通讯联络、应急响应机制,定期开展安全互查和应急调度、联合作战、战斗支援等方面演练,逐步实现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同作战”,提高区域联防协作能力,强化区域消防安全保障。9月底前,20%的商业区、旅游区等重点单位集中区域,要建立起消防安全联防协助组织。

  4、大力推进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按照《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和基层消防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公通〔2015〕273号)和《2016年度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加快推进城市消防站、市政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消除区级灭火救援力量空白点的任务,结合实际加快推进小型消防站规划建设,编制实施各级各类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及消防专项规划。9月底前,公共消防设施建成率不得低于年度任务的70%。

  5、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评估。9月15日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牵头组织开展全面细致的消防安全调研和分析评估,摸清本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掌握公共消防安全高风险区域情况,尤其是对辖区内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要做到情况清、底数清,并研究提出针对性对策意见。对符合《山东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界定标准的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场所,要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聘请相关专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评估,提升单位抗御火灾风险的能力。

  (二)提升灭火应急救援能力

  公安消防部门要组织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高层、地下建筑逐一开展实地熟悉和演练,掌握消防设施运行、水源道路、单位消防力量情况,及时修订完善预案。要指导微型消防站开展灭火救援专业训练,提高初期火灾处置能力。公安、消防、气象、水利、交通、地质、民政等部门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掌握洪涝灾害的重点防控区域,了解汛情发展趋势,修订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完善应急联动响应机制。要加强水面搜索、绳索救助、急流救援、溺水急救、强风抢险等专项技能训练,开展抗洪抢险、城市排涝、水域救助等专项训练,明确战斗编成、任务分工。消防大队防汛抗旱突击队要开展救生衣、救生绳、抛投器、照明灯、潜水装具等水域救生专用装备器材实地测试不少于1次;抗洪抢险应急救援演练不少于1次。

  (三)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1、落实社会化宣传措施。推动党政干部培训机构将消防知识纳入培训内容,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消防培训及演练活动,发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消防安全“三提示”和员工“一懂三会”培训活动。6月底前,区教育局、公安消防等部门部署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暑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行动”,中小学开展以“上一节消防课、进行一次逃生演练、参观一次消防队站或消防科普基地、完成一次暑期家庭消防作业”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指导各类学校办好“消防夏令营”,实现对在校学生普训一遍。40%以上的中小学做到消防安全知识教材、师资、课时“三落实”。8月底前,区教育局、公安消防部门联合部署消防进军训工作,力争高中新生军训期间全部接受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2、宣传普及消防知识。区级主流媒体、主要网站及官方新媒体,分别开展不少于1次的集中曝光行动。电视台、广播刊播提示字幕、公益广告每月不少于200条(次);公安消防部门官方微信、微博每天发送消防提示信息,手机消防安全提示短信每月不少于1条;“移动互联网消防信息服务平台”目标人群关注数,不少于年度任务数的80%。

  3、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要规范消防站、消防文化主题公园、社区消防体验室等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与开放工作,每周接待有组织的群众性参观、体验活动不少于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