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方案

时间:2021-08-31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方案范文(精选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方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方案1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独特内涵,丰富师生节日文化活动,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的情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欢乐与幸福,我校现拟定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主题:

  “欢庆 和谐 团圆”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x日下午。

四、参加对象:

  全体师生。

五、地点:

  各班教室

六、活动准备:

  各班班主任自行设计活动方案,高年级可以发动同学进行准备,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才华。

七、活动方案(仅供参考)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传说故事、诗文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3、学生自由组队,动手制作别致、精美的中秋节花灯;

  4、准备中秋月饼。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音乐或展示图片,营造和谐的节日气氛,引出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第一主题: 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以及相关习俗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每队学生展示自制的中秋花灯,并为自己的创意作讲解。比比看哪一组设计得最好。(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2、分享中秋月饼

  3、小结

八、活动要求:

  1、x月18日下午,各班利用第八节课时间,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邀请至少一名科任教师,以班会的形式开展欢庆中秋节活动。

  2、各班可以采用知识竞答、诗文朗诵、文艺联欢等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意义、各种中秋活动形式等传统文化节日知识,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3、班会活动结束后,请各班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材料”发到朱老师的邮箱。

  4、三至六年级各班请于x月xx日下午放学前完成一期以“欢庆 和谐 团圆”为主题的宣传板报,以备x月xx日下午进行中秋板报评比。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方案2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诵读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教师设计活动能力,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

二、组织机构

三、诵读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和《弟子规》,古诗20首。

  小学三、四年级:诵读《千字文》,古诗40首。

  小学五、六年级:诵读《伦语》,古诗60首。

四、具体措施和要求

  1、保证诵读时间。

  充分利用早晨、上课前、下课后等时间,以及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全面对学生进行“我们的节日 迎中秋”的思想宣传和教育,激发学生对诵读古诗词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各班级在具体开展活动时,可以采用读、背、吟、唱、画、说、写、等形式开展。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自创小诗、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经典美文诵读能力。

  2、加强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

  鼓励各班级自行设计评价记录表,如在班级中设立“诵读星”、“每周最佳”等,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评比过级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成立评选及考级小组,分集体和个人两种形式进行。优胜班级颁发经典美文诵读优秀班级,个人颁发经典美文等级证书。

  3、利用学校广播站,开展经典美文的诵读展示。

  可以请学校教师到广播站进行古诗欣赏讲坛,也可以请学生进行古诗诵读展示。

  4、积累诵读资料。

  在诵读过程中,要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诵读实验研究。

五、具体活动安排:

  1、在课程安排上,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2 、每日晨读10分钟诵读形成常规,每班可以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3、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自主阅读一定量的诗文。

  4、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5、每日课前5分钟诵读形成常规,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

  6、各个班级制定经典美文诵读计划、布置经典美文诵读角,设立经典诵读读书卡。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建立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7、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8、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评价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和自评四个部分组成,使学生形成习惯,持久地进行。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方案、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推广等。

  9、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

附:诵读比赛评选方法

  1、比赛分学段进行,即低年级段(一、二年级)、中年级段(三、四年级)、高年级段(五、六年级)。

  2、参赛学生背诵篇数必须超过规定内容范围

  (1)每班评选出20名班级“诵读小明星”

  (2)每班各选出2名参赛学生,经学校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 ,表彰为学校“诵读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