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2)

时间:2021-08-31

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受到尊重。但现实中,却常有一些不尊重别人的现象发生。比如,人群中,普遍存在着因他人的成绩、才能、名誉、境遇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嫉妒心理。这种因差异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使自己疲惫不堪,学生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认识到由于嫉妒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2.正确认识自己的这种状态,学习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

  3.使学生懂得应该以友爱、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三、活动准备

  1.以不署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把感受最深的因别人在其它方面超过自己而产生嫉妒的经过写出来。

  2.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小品《无名之火》的排练。

  3.黑板上写“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几个大字。

  4.邀请几名家长前来参加,讲清活动目的。

  四、活动步骤

  1.摆现象

  (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

  小品《无名之火》

  剧情:

  双休日,六年级女学生刘玲正在家里做功课。同院的杨阿姨喊刘玲去她家接妈妈的电话。刘玲执意要爸爸去接;杨阿姨邀请刘玲去她家玩电脑游戏,刘玲婉言谢绝;刘玲和爸爸一起外出,在大门口看到杨阿姨家新买的汽车,刘玲不屑一顾并忿忿地埋怨爸爸:“怎么咱家电话、电脑、汽车一样都没有?”

  学校里,刘玲和张丽这对好朋友,正在研究一道物理难题。当得知张丽在今天的测验中又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张丽的刘玲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张丽一起跳绳;放学不和张丽一起走;班里选班长,张丽是两名候选人之一,刘玲却故意选了另外那名同学(本来她是要选张丽的)

  2.查根源

  (以问题来引发思考。)

  (1)刘玲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呢?

  (因为她家没有杨阿姨家富裕,她的成绩没有张丽好,所以产生了“嫉妒”)

  (2) 定义“嫉妒”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人和人之间进行比较,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好,自己又达不到他人的水平现而发展到不甘心,并达到了恼怒于他人的程度。

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义卖活动,丰富幼儿角色体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提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和谐校园。

  2、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体验奉献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小事做起,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身边每一个需要关爱的人。

二、活动对象:

  黄路幼儿园全体师生;各班家委会代表;中班部分家长。

  大班幼儿捐赠物品,带好钱币自主参加义卖活动;

  中班幼儿捐赠物品,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义卖活动;

  小班幼儿参加爱心捐赠,各班统计捐赠金额,如有捐赠物品的,可参加中大班的义卖活动;

  各班家委会成员协助捐赠义卖活动。

三、活动准备:

  1、4月22―4月26个班准备义卖物品。4月27班主任老师及幼儿统计定好价格,并贴好标签,要求价格合理。

  2、各班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安排好班级的售货员、推销员、收银员等。

  3、班牌,横幅,桌子,摄像机等。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8日(周四)下午15:00――15:45

五、活动地点:

  大操场

六、活动要求

  1、每班设立两个展台,并给自己的展台起个名称:如“爱心超市”等

  2、每班的展台安排2-3位服务员(可佩带自己统一的标记、帽子、头饰或服装等)

  3、每班的展台都要设一个募捐箱(义卖所得款项全都放于募捐箱中,由专人保管)

  4、义卖物品要求:

  1)所有物品要求质量完好,必须保持七、八成新。

  2)可以是学习用品,用过的玩具及多余的小摆设等。

  3)义卖物品要求健康、卫生、安全,班主任对义卖物品进行验收后才能进入义卖市场。

  4)每位幼儿准备1件义卖物品,义卖物品需经家长同意。

  5、经验准备:

  1)谈话活动《爱心义卖》

  2)游戏活动:爱心义卖(在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幼儿去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也要幼儿学会大胆展示自己的物品,推销自己的物品)

  3)认识钱币

七、活动过程

  1、周四下午15:00,各班布置好义卖展台,统一时间开始活动。

  2、允许前来购买的幼儿进行还价,以公道的价格将物品卖出。

  3、活动中所有服务人员要求对顾客做到微笑服务、优质服务,让顾客买得称心。

  4、剩余商品降价销售。

  5、结帐,点钞,装袋,写明班级及所捐款额,集中各班义卖所得的钱款,并向大家公布本次义卖活动的总金额。

  6、各班整理自己场地。

  八、活动提示:

  1、教师对售卖商品价格作适当指导(以五角至五元为好)

  2、班主任要关注和处理好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3、在活动中还需要保持教室卫生,不乱丢纸屑,各展台活动后搞好场地卫生。

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1.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陶冶性情,引导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树立公德意识,加强团结合作。

  2.以春游为主题,融资料搜集、采集标本、绘画摄影、研究问题、娱乐活动等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活动的能力。

  3、以《学校安全工作条例》为指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培养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护能力,让活动既突出意义,又安全愉快。

二、领导小组(安全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x xxx 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涂晓峰 xxx xxx

  职 责:制订本次活动的各种方案,领导活动顺利进行,处理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意外事故。后果严重事故在第一时间内立即上报玉环县教育局。

  学生管理组:

  一年级组长:xx 组员:带班老师、跟班教师

  二年级组长:xxx组员:带班老师、跟班教师

  三年级组长:xxx 组员:带班老师、跟班教师

  四年级组长:xxx 组员:带班老师、跟班教师

  五年级组长:xxx 组员:带班老师、跟班教师

  六年级组长:xxx 组员:带班老师、跟班教师

三、预先踩点:

  选派责任心强、熟悉地形的教师事先勘探,了解步行、车辆路线,有危险的地方设置相应的标志。

四、车辆安排:

  需要的车辆与公交部门取得联系,选派驾驶员素质好,驾驶技术过硬的驾驶员参与驾驶。不得超载。

五、医疗准备:

  校医随队参加活动全过程,给各年级配备必需的药品。

六、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如下:

  发生交通事故、意外伤害事故应急方案

  由带队领导总协调及有关上报事宜;由年级组长负责组织报警、现场保护、医疗队的临时救援、控制学生的混乱场面(阻止学生围观)和二次事故现象*的发生;后勤人员负责实施后勤保障工作。

七、有关负责人任务及要求:

(一)领导小组成员:

  1、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明确任务、职责、精力充沛、自始至终参与活动的

  全过程。

  2、小组成员自带手机,换好、带好电板,活动中随时待机,保证信息畅通无误。服从统一部署和指挥。

  3、先遣队带队时要仔细检查道路的周边环境,对有危险的地段要派人留守,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4、学生过马路时,组员要在马路中间指挥交通、确保所有学生安全过马路。

(二)班主任及跟班教师:

  1、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明确任务、职责、精力充沛、自始至终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按分配的任务全程跟班带生。

  2、班主任应提前向学生做好注意事项所列的各种教育,同时做好各方面组织工作,包括随班教师的(学生人数)包生负责。

  3、组织带好学生,保证学生的安全,做到去、回、集合等时候清点(掌握)的人数相符。

  4、提高认识,随时随地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能放松警惕。到目的地要视察周边环境,如有施工场地、山坡、河道水塘、凡学生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要分头站岗,并注意学生动态,不允许学生出入危险场地。

  5、学生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时时提醒注意交通安全,注意来往车辆,确保学生安全过马路。如遇突发事件不慌张,小事自己处理,大事立即上报总负责。

  6、自始自终,活动中不得请假、不得中途私自离开学生,保证本次活动顺利进行。

  7、随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须在学生安全离校后方可离开。

  8、活动结束要及时总结,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