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管理改进方案(2)

时间:2021-08-31

  篇三:农村小学管理改进方案

  一、现状分析

  清泉镇中心小学下辖中心校、双桥学校、北滩小学、南湖小学。现在编教职工95名,其中40周岁以下教师25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26%,41-50岁周岁教师50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53%,51周岁以上教师20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21%。从学历结构上看,大本学历共27人,占全体教师的28%,大专及以下学历68人,占全体教师的72%。从职称结构上看,中学高级教师3名,小学高级教师89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总人数的97%,初级及以下3名,占总人数的'3%。从骨干教师情况看,县级骨干教师7人,镇级骨干教师12人,县镇级骨干教师占总人数的20%。我校现行的管理方式是“农村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和“校财局管”。 所谓的“农村中心校‘一体化’管理” 即各乡镇中心校将各完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的管理,使各个学校间关系密切、协调一致,并取得共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是农村学校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实施“中心校战略”,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新路子。这种管理方式能够适应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使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但是,这种管理方式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谋划学校发展规划、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流于形式;二是师资不均,影响教育教学的发展;三是工作检查与指导力度不够,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教师的学习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改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督导条例》、《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意见》及省市县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意见以及创办标准化学校的实施要求和本校管理现状。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与发展全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落实好山丹县教育管理规程,以管理促发展,树立大局意识,坚持安全第一,德育为首,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解决好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四、改进目标

  我们制定的发展规划确定的学校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底,将学校办成“习惯良好、基础扎实、身心两健、全面发展”的农村学校。到2017年,各学校将建成集幼儿园、小学为一体的规范化、标准化、均衡化学校。

五、改进重点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强化学习和培训,尽快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高,敢于开拓创新,教育理念先进的班子队伍,用新课改理念引领学校管理航向。

  2.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打造有效课堂奠定基础。

  3.本学期内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对教师的绩效工资公平公正的考核。

  4.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自护能力,杜绝一切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5.努力争取政府支持,继续改善办学条件。

  6.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六、改进措施

  (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教育执法水平。

  1.依法制定并积极实施学校章程与之配套的学校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2.建立学校重大事务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议事、决策与监督程序,实行校务公开。建立学校领导向教职工述职制度和民主评议学校领导的制度,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监督和民主参与作用。

  3.科学运用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化解校内纠纷,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升管理团队的战斗力。

  1.表里如下,言行一致,带头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做教职工的表率。

  2.认真落实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提高服务意识,精诚团结,密切配合,积极完成任务。

  (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2.树立质量意识,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关爱学生,体贴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四)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按照山丹县教学常规管理细则逐项抓落实,一月一查,及时通报结果。

  2.做好课后辅导和教学质量调研。课后辅导要有计划、有对象、有目标、有总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多开展有特色的活动,进一步放大工作亮点,选准突破口,力争在学生体卫艺教育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形成办学特色。

  篇四:农村小学管理改进方案

  梧台镇柴家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座落在齐文化的发祥地--稷下学宫西侧,与齐国故城排水道口毗邻,辖属柴南、柴北、王青、土桥四个自然村。学校占地面积21.5亩,建筑面积1315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个,在校生143人,教师14人。

  学校以“依法治校,规范管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办学理念,以“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先后被评为淄博市规范化学校、临淄区素质教育先进单位、临淄区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根据在淄博校干研修班的学习实践,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管理改进方案如下:

一、依据: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知》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稳定、规范、创新为目标,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现存差距:

  1、学校领导班子的规范性、主动性、工作落实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人数全区最少,教师年龄偏大,在学校活动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教师们的进取意识、规范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在德育体系建设、理想课堂构建、学校特色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工作目标:

  由于学校面临着暑假全镇资源调整,即将撤并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目标:

  1、稳定。针对面临学校资源调整的实际情况,做好学校教师、学生、学校财产的安全及稳定工作,确保正常良好的教学秩序,使教师专心于教学,不因合校而松懈,干好最后一班岗,使学生安心于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2、规范。首先是规范办学行为,在收费、作息时间、作业安排、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落实上级规定,确保无任何问题。其次是规范教学工作,做到备课、上课、月查等工作按部就班的完成,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第三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以养成教育为主,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各种习惯及道德品质的形成。第四是规范日常工作,做好值班、考勤、校产管理等日常工作。

  3、创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工作中不等不靠,发挥全体教师和学生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特长,争取做出创新性的工作。首先是以齐文化素养教育为突破口,扎实开展齐文化教育,并打出品牌。其次是做好学校艺术教育,举办好最后一次校园艺术节。第三是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创新点,创造性的完成工作。

五、改进内容及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水平。强化领导班子“四个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树立“三个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风形象),弘扬“两个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带动全校教师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投入教育教学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加强教师岗位培训和校本培训。把校本培训当作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抓紧抓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 扎实做好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德育常规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道德。积极构建德育体系,以养成教育为主,形成德育内容的序列化。加强《体验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课题的研究,结合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认真落实三元管理制度,将社区互助组推向纵深。

  (三) 规范完成教学工作,在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理想课堂,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认真落实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合理安排课程、课时,制定相应的评价办法,确保各级课程的正常开设。做好学校大阅读和齐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利用好两类校本教材。

  (四) 加强学校齐文化特色建设

  首先是规范齐文化课的开设,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齐文化特色建设活动中。用好用活齐文化校本教材《齐文化素养教育基础知识》。加大齐文化剧、齐国故事的学习,班班能演齐文化剧,人人会讲齐国故事,能说出齐国名人和齐国名胜。发挥齐文化社会实践基地作用,组织学生参观排水口、殉马坑、齐国故城博物馆等齐国名胜,在实践中加深认识。邀请齐文化专家对学校齐文化进行指导,并为学生做齐文化的报告,加深学生对齐文化的认识。同时,将齐文化的精神渗透到学习、生活当中,做到学以致用。

【农村小学管理改进方案四篇】相关文章:

1.学校教学管理改进方案

2.小学学校工作改进方案

3.绩效方案的改进

4.仓库管理改进方案

5.采购工作改进方案

6.大学生个人改进方案

7.设备改进方案范文

8.学校课程工作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