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保局的工作总结(4)

时间:2021-08-31

  第八,环保基础工作全面展开。一是环保宣传有声有色。围绕“6·5”世界环境日,开展了街头环境法律咨询和环境污染投诉活动,举办了“大冶铁矿杯”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黄石市十佳环保模范人物”颁奖文艺晚会,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电视台“在线访谈”栏目中开展了领导谈环保活动,举办了全市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当场解答市民关注的环保问题,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提高了群众的环保知情权。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刊物,大力宣传环保工作及环保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在各类新闻媒体和刊物发表稿件共299篇,其中《中国环境报》17篇,《湖北日报》1篇,发送政务信息90多条,举办了市级培训班两期,营造了全社会关心环境、支持环保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了环境科研监测力度。加强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饮用水月报、长江黄石段、磁湖水质月报等例行监测工作,编制了XX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加强了环境科研和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工作,《湖泊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进展顺利,完成年度工作计划,《黄石市环境风险源污染应急监测支持系统的研究》完成80%工作量。《黄石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批准执行。成立了工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和技术专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三是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产业再创佳绩。建立了三级环评报告审核体系,完成报告书23份,报告表42份,委托单位满意率达100%,取得了质和量双丰收。完成埋地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40台(套),对遏制生活污水对内湖的污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九,环保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一年来,我们以创建“五型”机关和“三查一加强”活动为重要抓手,不断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进行传统教育,增加工作责任感。组织党员干部到重庆渣子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同时,狠抓干部职工廉政教育,建立了工作人员工作日志制度,通过上党课、各种会议、电视教育等形式进行廉政教育。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职工素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培养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执法队伍的要求,我们对执法人员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培训,有的送到国家、省里学习,通过学习教育和业务培训,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其次加强环保机构建设,注重引进培养人才,成立了局机关党委和团城区环保分局,引进研究生1名,公开招聘研究生2名,优化了人才结构,在局系统内部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加强了能力建设,加快了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环境事故应急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步伐,局系统的现场执法能力建设,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理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三是扎实开展“三查一加强”活动,切实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学习不流于形式,确保对照检查不走过场,确保整改标准不降低,确保总结提高不空泛,有效解决了工作作风、依法行政、工作效率、能力素质、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四是加强品德修养,构建和谐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增倍同志多次从加强学习、维护团结、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加强品德修养等方面,对思想作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思想要端正、动机要纯洁、心态要平和、风格要高尚、处事要公道、性情要修养”的和谐环保理念,深深感染和教育了全市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加之局系统春节联欢、新招职工座谈会、“乒乓球赛”、生日宴、送生日蛋糕等形式多样群体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和谐环保的建设,增强了全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我局连续六届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上半年我局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污染减排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关停小造纸、小水泥面临职工下岗等社会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电厂脱硫工程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加之全市以冶金、建材等为主的工业结构依然没有根本改变,使污染减排工作压力增大。二是有些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环境现状仍不尽人意,群众反映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解决进度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如大冶金湖及秀山地区虽然经过综合整治,遏制住了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但是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仍然较差,群众的呼声很大,这些区域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由于各种因素错综复杂,解决好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三是环保综合决策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把关不严,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合力机制,影响环保第一审批权的落实。四是少数领导干部发展观念依然没有根本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注重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利益的现象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