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老年人协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6)

时间:2021-08-31

一、2018年工作总结

  1、民生工程工作

  (1)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项目

  2018年市残联下达我区贫困重度残疾和贫困三级残疾生活特别救助项目任务数分别为重度(一、二级)救助人数1131人,三级救助人数314人,共计1445人。我区实际完成任务数为1445人,其中重度(一、二级)救助人数1185人,三级救助人数280人。

  为了做好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作,根据市残联印发的《2018年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三月份,XX区残联召开了民生工程动员会议,布置了各项工作实施细则,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的“应保尽保、该退则退”的原则,对新增符合条件的及时办理申请、审核、审批,另外为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享受到此项政策,区残联工作人员还加快了办理残疾证的速度。救助申请审批仍实行村(居)、乡(街道)、区残联三级审核申报制度,今年要求将所有被救助对象资料一一录入至生活救助系统,三月底,区残联对各乡、街道办进行了统一培训。先由各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对本辖区残疾人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将符合救助条件的一级、二级、三级残疾人人数及在去年救助的基础上今年需要新增和减少的人数分别报给各乡、街道办事处,同时递交每位救助对象的第二代残疾证、低保证及户口本复印件等相关材料,再由各乡、街道办事处对救助对象资料进行一一审核,同时将救助对象信息全部录入至生活救助系统,最后由区残联对系统中每一份申请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审批,确保每一份申请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今年的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补贴标准与去年保持一致,重度(一、二级)残疾人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00元,三级残疾人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标准。全区共计发放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资金104.4万元,救助资金6月底前已经全部发放到位。

  (2)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

  2018年市残联下达我区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任务数为230人,我区实际完成精补药费补助人数230人,其中六个街道救助人数183人,三个乡救助人数67人。

  今年的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药费补助,市区六个街道的救助对象资金由区残联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账户之中,注明“精补”字样,三个乡的救助对象的资金由乡财政直接拨付,并注明“精补”字样,救助资金7月底前已经全部发放到位。

  (3)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2018年市残联下达我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任务数为35例,6月11日,我区率先完成了贫困白内障患者的免费复明手术35例任务数。

  为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完成、区残联首先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通过媒体网络和宣传标,深入宣传惠残民生工程政策,并下发通知要求各乡、街道办事处认真开展好白内障患者摸底工作, 5月5日至5月7日,区残联统一组织救助对象前往市立医院进行了白内障患者初筛工作,全区300名白内障患者通过检查,初筛合格人员90名,6月4日,区残联再次组织初筛合格的白内障患者在市立医院进行复筛工作,全区90名白内障患者经过复查,复筛合格人员35名,6月10号上午我区35名符合手术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在市立医院成功完成免费复明手术,成功率100%。从初筛到复查再到最后的手术,区残联派人全程跟踪,服务到位,确保无意外发生,术后区残联又安排专人进行了电话回访,白内障患者们的术后状况良好,对此项工作表示高度满意。

  (4)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2018年市残联下达我区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数为35人,其中植入耳蜗补贴训练1人,补贴四类儿童训练23人,脑瘫儿童训练1人,孤独症儿童训练1人,智障儿童训练4人,装配假肢矫形器1人,辅助器具适配4人。我区实际完成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数为35人。

  5月27日,我区所有儿童康复训练的申请工作全部完成, 6月4日,完成贫困残疾儿童植入人工耳蜗申报工作, 9日上午1名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的聋儿完成检查,下一步待省残联网上公示无异议后,该聋儿将顺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另外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1人,智障儿童康复训练4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人,四大类康复训练25人,辅助器具适配4人都已经在市残联的安排下于各个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2、残疾人康复工作

  一是为残疾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区在滨江办事处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总面积2800㎡,为辖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二是围绕2018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坚持“巩固基础,讲求实效,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截至到今年9月份,我区共计发放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27件,包括液压式踏步机6个、助行器4个、轮椅3个、梯背架1个、站立架3个、坐姿椅1个、肢体康复器3个、股四头肌训练椅1个,踩踏车1个,生活自助器具4套;共计发放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辅助器具55件,包括助视器、矫形器、假肢、成年听力残疾人助听器。其中助视器45件、矫形器4个人、假肢3个、助听器3个。

  3、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贫困重度残疾人是特别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社会群体,做好重度残疾人救助工作,是一项惠及城乡重度残疾人的民生工程,按照省、市残联统一安排部署,自今年开始实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区残联严格按照市残联和市财政局制订的《XX市市区贫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实施方案》部署工作,全区共有130名残疾人符合补贴发放条件,对审核通过的低保重度残疾人申请资料建立了一人一档。

  4、残疾人托养工作

  以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为重点救助对象,大力发展我区的居家托养服务。为居家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托养服务。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非营利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通过社会募集等多种渠道筹措托养服务资金,逐步提高托养服务的补助标准,今年我区共有55名残疾人符合“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条件,救助对象每人每年给予600元补贴标准。

  5、残疾人教育工作

  一是区残联做好教育督查工作,普通学校和普通幼儿园要依法接受适龄轻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发展模式,落实好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

  二是区残联认真做好省特教中专学校的招生工作,通过网络宣传,扩大影响力,鼓励辖区内适龄残疾学生积极报名入校学习。

  三是区残联积极开展残疾青少年助学促学工作。8月底完成全区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人数的摸底和上报。通过残疾人专职委员实地进村入户对6-14周岁的未入学儿童进行登记和信息的核查,最终确定我区仍有35名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过此次摸底,全面地掌握了全区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信息,为切实维护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研究制定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政策措施,救助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了决策依据。

  四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高中在校生和残疾大学在校新生给予资助。区残联加大宣传力度,下发通知,要求各村、社区工作人员调查摸底、收集材料,同时严格按照救助程序对上报资料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残疾大学生应助尽助,被资助的残疾大学生中不存在休学、中途退学、毕业等情况,去年我区资助了6名残疾大学生,今年我区共有8名残疾大学生(其中本科生4名、专科生4名)符合资助条件,救助标准为残疾高中生每人1000元,残疾大学新生每人2000元,此项工作9月初已顺利完成,救助资金10月底已经打卡到受助学生银行帐户上。

  6、残疾人就业扶持工作

  区残联始终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促进就业、扶持创业、辐射带动为抓手,着力扶持残疾人创业基地,对创办基地的残疾人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今年9月份,区残联积极配合市残联开展了残疾人“万人就业”扶持项目,为我区3处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提供了扶持,其中:XX市绿诚农业有限公司安置残疾人18名,XX市习生生态禽业有限公司安置残疾人18人,XX市绿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置残疾人18人;为我区7处大棚提供了“阳光大棚”扶持;为辖区内安置有残疾人的福利工厂或企业给予一定扶持,包括安庆绿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庆习生生态禽业有限公司、XX市宜光印刷纸品有限责任公司、XX市XX区颐和养老服务中心和XX市中平制衣有限责任公司共5家企业按比例安排了30名残疾人就业;同时区残联还鼓励辖区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向他们宣传了残疾人的就业政策,为全区60名在就业年龄段且正在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给予了每人每年2000元的创业资金扶持。

  同时,区残联还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介绍,为残疾人就业牵线搭桥。免费为前来咨询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区残联借助二月份开展的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辖区残疾人积极参加由市残联和市人社局联合举办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残疾人,努力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期间,区残联还走访慰问了19户登记失业人员的残疾家庭,帮助7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3名,另外还帮助5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另外,日常工作中,认真做好残疾人就失业信息更新工作,实现残疾人就业失业动态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