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育局的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和社会支持教育能力较弱,教育投入不足和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

  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差异较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需长期不懈的努力。

  学前教育的现状与群众的需求差距较大,乡(镇)幼儿园发展缓慢,县城幼儿园入园难成为影响民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职业理念、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薄弱,农村教师业务能力水平较差等问题制约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

  城市学校“大班额”和农村学校“空壳现象”及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不能满足等成为新的教育矛盾。

  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职业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办学规模、效益不突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人民群众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需要不断改进办学合作形式,各类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区内外、东西部合作办学。

三、五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以创建教育强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一级人才和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合格人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工作方针

  (三)总体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能力;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加快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促使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2、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族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努力发展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加快教育改革进程。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新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四)具体目标

  1、特殊教育:5年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教育,使残疾儿童少年在关爱中成长发展。

  2、学前教育:全区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一年、二年、三年教育毛入园(班)率分别达87%、72%和60%以上。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依法管理民办幼儿教育,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基本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3、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初中毕业率分别达到98%和95%;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4、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