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职称申报用)(6)

时间:2021-08-31

  六、教育科研成果

  (一)主持并完成了省级资助重点课题《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管理研究》

  20xx年6月,历时五年,主持并完成了河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资助重点课题《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管理研究》的研究任务。评审组专家认为,该课题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管理研究,探究出了一套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管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发表了相关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过程效益,在五年的研究期间,2012和2014年度学校分别为邢台市平安和谐校园;本课题对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德育管理和教育科研的发展等产生了积极影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主持并完成了市级立项课题《普通高中教育互补式办学模式的研究》

  2013年12月,历时近两年,主持并完成了邢台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课题《普通高中教育互补式办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务。评审组专家认为,本课题探索出了普通高中教育互补式办学新模式,解决了学生和社会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多样化问题的新途径等,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了研究的预期效果。本课题填补了邢台市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模式上的一项空白。同时给同类学校提高了可供借鉴的办学之路。此前本人独著的有关互补式办学论文《突出办学体制创新精心打造优质农村高中新形象》在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8年7月总第182期发表,产生了一定影响,此论文2010年7月荣获“河北省第十二届优秀教育科研、教学实验成果二等奖。2012年把本篇论文提升为市级立项课题并结题,本课题对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德育管理和教育科研的发展等产生了积极影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主持并完成了校本研修《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品课上的探索》

  22014年7月,用一年多时间主持完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品课上的探索》校本研修任务,并撰写了完整的校本研修总结报告。研究总结出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多种有效性策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习惯及发展、教学素养及智慧、教学尺度及扩展、教学调控及引导、教学主体及转变、教学评价及方式与论文研究及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论文发表5篇及获奖3篇

  1、在20xx年《中国教师报》“好校长”大讨论中,本人独著的文章《好校长是四维空间体》发表在20xx年5月27日《中国教师报》教育家周刊13版。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及同行高度评价,提升了同事们对教育科研的浓厚兴趣和爱好,对教育教学有着很大的鼓励和帮扶作用。

  2、本人独著的论文《对内丘四中德育渗透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系统总结了学校课堂德育渗透管理考核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对学校德育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此文2013年6月荣获邢台市中小学德育渗透论文二等奖;

  3、本人独著的论文《惟有效而用之——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索解决了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下,学科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的“四个题”和“学”的“五个拒绝使用”。此文对本学科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发表在2013年1月中旬总第296期《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上;

  4、本人独著的论文《突出参与意识 培养主体人格》,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升华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进行了探讨。此文对本学科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此文发表在2012年第一期《教育与管理》上,2011年11月荣获2011年全国第三届“博文杯”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5、本人独著的论文《突出办学体制创新,精心打造农村优质高中新形象》,主要从办学条件、国家政策、社会影响以及国家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找到了适合农村普通高中需要的办学模新式。此文对其他同类学校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此文发表在2008年7月总第182期《中小学教育与管理》上,2010年7月荣获河北省教育学会第十二届优秀教育教研、教学成果二等奖;

  6、由于教育科研成绩突出,2014年6月,在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中成绩突出,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学会2012——2013年度先进个人;这是本年度内丘县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  七、工作中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一)要向先进看齐,努力成为专家型、教育科研型教师。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发挥好业务长项,更好地为教师发展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

  (二)要向新课改看齐,及时接受新鲜事物,向新理念要出路,向新教改要效益。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努力成为教学改革的促进派和引领者,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优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合以上专业技术工作综述,对照20xx年关于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文件,从政治思想表现,学历、资历条件,计算机条件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条件,业绩成果,论文论著条件等方面,本人已经达到了申报高级教师应具备的各项条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评委,审核批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