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精选】实习工作总结集锦8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习工作总结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习工作总结 篇1

  护生的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理论到实践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化;社区实习也是实习护士实习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社区中心护理部先后承担了不同层次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今年5月在中心领导的重视、各科室主任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带教老师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的医大护理实习带教工作,现总结如下:

1 、敬业爱岗,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教学医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单是技术上要过硬,思想上、作风上更要过硬。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要有献身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伤患者服务的思想,没有这一思想做基础,医术再高也是空谈。所以,一定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这将对他们的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护理部对每批次到我中心实习的护生分别进行了入院教育,强调组织纪律、遵守规章制度、着重培养实习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和一丝不苟、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着重培养实习学生不计名利、热爱本专业的思想,同时,还应向学生讲明临床护理实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工作中时刻严格遵守规程、做到一丝不苟,培养其严谨的工作作风。

2 、抓基础,突出重点,因材施教。

  在带教过程中我带教老师均做到了放手不放眼,积极培养护生的动手能力,并引导护生学会如何有效的和社区居民沟通,健康宣教能力等,另外,还注意因材施教,我们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实习学生,对于基础理论好,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学生,我们加强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学习,以使护生的知识水平能进一步的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3 、加强质量管理,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培养实践能力

  实习护士到中心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求其牢固树立大卫生的观念,“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每周定期举行小讲座,让带教走向讲台,与护生分享更多的社区经验,通过专题知识讲座,既使实习护生真正理解社区理论和知识,又更加深刻的使其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并定期带学生下地段随访慢病患者,培养学生独立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及时总结,不断提高带教水平 。

  教学过程中我们带教老师也存在文化水平低,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我们重视对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培养,要求老师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学历,严格备课制度,提升讲课能力,我们严格按照实习大纲对学生进行带教。定期组织护生召开座谈会,收集护生意见并积极反馈给带教老师,让护生和带教老师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融洽,促使实习带教工作更加圆满。同时也召开带教老师座谈会,对于现存或潜在的带教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

  社区带教工作是培养护理实习生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关健,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严把社区实习质量关,是我们社区中心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来年的实习带教工作中,我们会总结不足,积极探索,更加圆满的完成实习带教任务,认真做到传帮带,为护理事业注入新鲜优质血液,做出应有的贡献。

  20xx年6月10日

实习工作总结 篇2

  从1990年起,我系作为南京大学首批教改试点单位,在本科教学中率先提出并施行“3+0.5+0.5”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具体内容是:对4年制本科生,首先利用前三年的时间进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然后让他们走出课堂,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半年的教学实习;最后再用半年时间进行一些课程的补充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完成4年制本科教育。在“3+0.5+0.5”模式中,学生教学实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1990年至1998年,我系共有226位本科生参加实习,实习中,广大同学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同时教学实习也为推动我系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一、明确教学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一)实习目的

  安排教学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社会实践虽然安排在一个完整的学期进行,但并不具有绝对独立的意义。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机关运行。对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近几年来,我系在教学实习单位的安排上侧重于政府机关,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实际的行政管理运作状况,熟悉机关管理的基本节,实际体会一般行政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实习要求:

  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鉴于此,我们对学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1、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2、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很琐碎。我们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把眼光放高远,从机关工作的全局出发,了解机关运行的基本规律、行政人的基本心态、行政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行政,增强适应能力。1、以“研究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前通过“双向选择”(指定、自定)方式确定一些研究课题,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准备地进行1~2个专题的社会调研,实习结束时要完成实习论文并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教学实习

  (一)实习的时间安排教学实习的具体时间安排经过了一次调整。

  1995年以前,严格按照3+0.5+0.5模式要求,安排在四年级上学期;后来发现这段时间与学生日益强烈的考研兴趣相冲突,尤其是在取消国家统一安排就业后,它还与各地人才市场的时间安排相冲突,在征求广大同学的意见后,调整为三年级下学期。一方面,该阶段学生已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半年的教学实习,学生会发觉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迫切需要有一段时间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与充实,系里可利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某些课程的设置与调整,以满足学生四年级下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及找工作的需要。

  (二)实习基地的选取为适应专业方向与培养目标的需要,教学实习基地多选取省内各地各级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