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31

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了不少成绩,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的开头该怎么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1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我市卫计局按省卫计委文件要求,启动分级诊疗工作,要求建立规范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医疗服务模式,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首诊在基层,小病进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切实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据市卫计局下发《分级诊疗工作实施细则》文件要求,我院与市区多家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工作,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提高患者满意度。现将分级诊疗工作总结如下:

  一、分级诊疗工作取得的成绩

  我院自从与市级多家医院签定了双向转诊协议以来,建立了良好的双向转诊合作关系,成功建成了上下级医疗合作网络,有效实现了转诊功能,我院成立了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双向转诊工作制度,明确双向转诊规范,制作双向转诊流程图,建立双向转诊沟通制度,定期与市立医院就双向转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为患者双向转诊开通了绿色通道,上转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救治。

  二、分级诊疗工作还存在的问题

  1.我院医生能够做到有为、有需求的患者或根据病情需要上转病人,并开具转诊单,能够实施新农合报销;但上级医院为患者开具的下转单却很少。绝大多数病人为上级医院主管大夫口头交代回我院治疗或患者自行到我院继续治疗。

  2.根据许多到市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反馈情况,到市级医院住院不需要基层医院开具转诊单就能直接住院治疗,由此很多患者基层医院开具转诊单认为是麻烦,并且导致很多小纠纷。

  三、分级诊疗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与市立医院的沟通协调,加大合作力度,各项工作不能只流于形式,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技术上、管理上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

  2.尽最大能力改变基层医院设备不足、药品较少的现状,充分利用基层医院的现有医疗资源,通过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双向转诊患者满意度。

  3.优化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让上级医院转出的病人愿意在基层继续治疗,基层医院加强与上级医院沟通,对上转病人进行追踪,实施完整、统一化的管理。

  四、我院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结合双方实际,制订更完善的合作计划,进一步与合作医院进行技术、管理方面的交流;如何制定更细致、更流畅的转诊流程,使转诊病人真正享受到国家的实惠。

  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2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作我县关于分级诊疗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加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的诊疗机制,形成“小病在乡村,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格局,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0—90%,群众自费费用逐年减少,达到方便群众就医的目标。

  20xx年8月,我县被确定为全省18个试点县之一。通过综合评估我县医院能力,摸底调查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按医学临床路径测算费用,经省市专家审定,10月17日出台了《关于印发清徐县新农合分级诊疗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配套制定了《清徐县新农合分级诊疗工作实施办法(细则)》。县人民医院选择县域内分级诊疗病种100个,确定了单病种补偿最高限额,取消起付线,将补偿比例由75%提高到78%(县中医院80%),新农合患者只需出小于或等于补偿最高限额22%的费用,超额部分由医院承担,乡镇卫生院按照补偿最高限额的80%为补偿标准,补偿比例达到85%。参与分级诊疗的医院还有四个,分别是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王答乡卫生院和清源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是我县唯一一所对外转诊医院,依托省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外转诊的绿色通道。医生在转诊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医疗技术方面的帮助,而且实现了转诊方面的帮助,使新农合患者治病方面多了一条保障线。通过六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切实降低患者自付费用,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我县自20xx年11月实行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以来,平稳有序推进,已取得初步成效。县人民医院和参与分级诊疗的医院住院人数大幅度增加,转诊人数逐渐下降。

  1.从对外转诊看:县人民医院共转诊2643人次,去年同期在辖外住院患者4305人次,同比减少1662人次。

  2.从县域内住院情况看:全县20xx年11月至20xx年4月共补偿住院患者10682人次,补偿金额为4408.67万元(其中:辖外住院人数为4305人次,补偿金额为2334.45万元;辖内县、乡住院人数为6377人次,补偿金额为2074.22万元);20xx年11月至2016年4月共补偿住院患者11490人次,补偿金额为4617.39万元(其中:辖外住院人数为4200人次,补偿金额为2429.05万元;辖内县乡住院人数为7290人次,补偿金额为2188.34万元)。我县辖外住院补偿人次同比下降105人次(下降率为2%)。辖内住院补偿人次同比增长913人次(增长率为14%)。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到了63.4%,比去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县乡医院住院患者比去年同期显著增多。2016年县人民医院和县二院住院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47人次和150人次(县人民医院20xx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为2085人次,2016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为2432人次。县二院20xx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为621人次,2016年1至4月份住院病人为771人次)。县中医院增加126人次、王答乡卫生院增加130人次、清源镇卫生院增加68人次,其它乡镇卫生院(含民营医院)增加92人次。新农合住院患者比去年同期在县域内就诊率显著提高。

  3.从新农合患者治疗费用看:分级诊疗单病种补偿开展以来,由于取消了住院补偿起付线,全部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药占比大幅度下降,住院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受益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

  以清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为例,新农合补偿最高限额为4400元,补偿医院限额为3432元,次均费用2799元,进行分级诊疗前次均费用4109元,平均每例减少费用1310元,下降32%(新农合每例补偿金额3432元,进行分级诊疗前每例补偿金额2542元,平均每例增加890元,同比增加25%;个人自付人均616元,进行分级诊疗前人均1566元,平均每例减少950元,下降61%)。药占比下降25.57%(分级诊疗前为55.30%,分级诊疗后为29.73%)。

  以短暂性脑缺血为例,新农合补偿最高限额为5000元,补偿医院为3900元,次均费用3602元,进行分级诊疗前次均费用4516元,平均每例减少费用914元,下降20%(新农合每例补偿金额3900元,进行分级诊疗前每例补偿金额2861元,平均每例增加1039元,同比增加36%;个人自付人均792元,进行分级诊疗前人均1654元,平均每例减少862元,下降52%)。药占比下降15.01%(分级诊疗前为42.46%,分级诊疗后为27.45%)。

  全县分级诊疗患者1101人次,经测算平均每人次自付费用下降约900元。患者共计减少自付费用约99万元。

  4.从医院的纯收入和新农合基金支付情况看:开展分级诊疗以来,县内定点医院共收治分级诊疗住院患者1101人次,共补偿金额277.31万元,与新农合结算金额357.96万元,各定点医院增加纯收入80.65万元(各医院分级诊疗补偿情况如下:县人民医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592人次,补偿金额159.68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191.23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31.55万元;县二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239人次,补偿金额50.97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78.26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27.29万元;县中医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105人次,补偿金额30.11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37.96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7.85万元;王答乡卫生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108人次,补偿金额25.07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36.96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11.89万元;清源镇卫生院分级诊疗病种住院人数57人次,补偿金额11.48万元,与合医中心结算金额为13.55万元,医院增加纯收入2.07万元)。

  新农合多支付80.65万元,而患者减少自付费用99万余元。实施分级诊疗的.医院为降低医疗费用,加强了内部监督和管理,每周监督二次,对照临床路径查病历、看费用,既保证了医疗效果,又避免了过度治疗等医疗行为的发生,实现了医院有利赚、患者费用低,充分体现了新农合基金的保障效果,和谐了医患关系,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