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5篇)
时光飞逝,伴随着比较紧凑又略显紧张的工作节奏,我们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在过去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们一定收获不少,不如来个总结以对过去教学工作做个分析和借鉴。但是教学总结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作为xx学校的新成员,作为一个迈上讲台不久的年轻教师,我特别的珍惜现在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班和5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为了做好学校交给我的教学任务,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接受刘素君老师的悉心指导,并向本科组的老师学习。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一、个人发展
我深知教学经验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砺和总结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靠自己不断的学习来补充。教学工作,就是教与学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今年暑假我认真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并为自己下一步的学习成长制定了方向和目标。新学期开始之后,除了听课,与同科组老师共同备课外,平时遇到教学工作上的难点疑点,我也会虚心向她们请教。同时,我也多次参加由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各项培训,抓住每一个机会向外校的优秀英语教师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了解学情,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和学生共同成长。
二、教学工作
第一步:本校学生流动性比较大,且升入七年级重新分班,我也是初次接手,因此开学之初的一个星期,主要是进行师生互相交流了解,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树立学习的信心,并培养班级的向心力。
第二步:之后的两个星期,我遵循本校惯有的音标教学要求,积极向老教师讨教并创造性的教授音标,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到本学期末,有相当多一部分学生可以不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学拼读单词,并能自我探索单词记忆的方法,这为学生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帮助。
第三步:本校学生的英语综合基础差,主要原因在于:
1、学生流动性大;
2、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学龄不同,有的学生学了六年英语,而有的学生只学了一年英语;
3、小学阶段基础没有打牢,历史遗留问题;
4、小学英语学习和初中英语学习有很大差别,部分学生难以适应。
这样的学情应该怎样去改善呢?
本科组针对这样的情况,决定从试卷改革开始抓起,以手头资料为主,考原题。首先照顾面积广泛的中下层面学生,让他们平常要紧紧围绕老师,认真对待北卡和双语报等教辅资料,考出信心,进而逐步提升成绩。于是,我从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围绕试卷改革这根主线,进行教育教学。
这样做有利有弊,但我个人觉得是利大于弊。原因如下:
1、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经验尚浅的我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指引我去探索英语教学的思路和主线,
2、对于本校老师来说,相信在牛津英语教学处在成长和探索阶段时,本校老师也有了值得去探索和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前行的道路也会顺畅很多;
3、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新生来说,这个过程能帮助他们迅速适应初中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少走弯路。短短的一个学期结束,听说读写记单词、活学活用短语、勤读课文多背经典句型等英语学习思想已深入人心。
4、对于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讲,优生能迅速适应初中教学,并能领悟到英语学习方法,活学活用。中等生能明白:“跳一跳,摘苹果”的道理,只要肯努力,跟着老师走,都能取得好成绩。后进生也能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有所改变。
但弊处在学期末也暴露出来了:
1、我个人在这一学期最大的感悟是自己成了操作机器的“刽子手“,而学生就是这个学习的机器。该背的单词短语句子都背了,该做该讲的习题完成了,考试的预期目标和效果也达到了,可我深深的知道我的教学使学生们只重视学习目标和考试结果,满足自己的学习成就感,而不在乎学习的过程和乐趣。这些主要原因在于我的引导和要求,及自身教学技巧的欠缺。
2、这种试卷改革对于中下等学生或者自身领悟力差的学生来讲,最大的弊病是他们无法及时做到活学活用,4班的黄秋梅就是很好的例子,每次原题考试总是九十分左右徘徊,但一旦不出原题,她就发慌,连最基本简单的语法都没有整体概念,一知半解。
3、对于优等生来讲,一方面这对他们的能力提升和检测并不公正和精确,另一方面,有些学习不自觉的学生,觉得自己基础好,每次都在八九十分之间,从而放松了学习,一旦不出原题,什么学习漏洞都暴露无遗。4班的冉亚琴也是很好的例子,此次期末考试仅仅考了六十来分,基本每题都不同程度的暴露出她学习的不扎实。
一个学期转眼就过去了,教学工作忙碌而充实,辛苦却快乐。现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充满思想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争让学生鲜活起来,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已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二、注重朗读指导,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不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新闻记者时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悟。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引入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童话故事》《昆虫记》等,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学生积累奠定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践活动。如:学习《柳树醒了》后,组织学生去校园找春天;学习《要下雨了》,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有关天气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如给话配画,给画配话,把诗变成歌曲,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本学期,我虽然尽心尽力地去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把教育教学视为事业去做,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