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研室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三、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始,各个老师均在讨论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室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留于形式。

  (2)继续坚持定期集中备课。延续本室每周定期集中备课制度。在备课过程中,坚持联系时政、联系热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做到既备教材又备班级。重视每次课后写好教后感,总结每次课的得失。

  (3)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对于同头同进度同时上课的班级,进行多媒体合班教学,最大限度的整合了教学资源,使之最优化,又实现了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课的目的。

四、规范心理咨询的实施及监督评价工作

  本年度完成了1、2年级100余名学生的兴趣类型测验,及几十名学生的心理咨询,并形成了报告,为下一步学生心理咨询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另外,在教研室教师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制定了心理咨询实施表,内容涉及目标、过程、反馈等方面,并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使心理咨询规范化,更加有利于实施和督查。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教研室由不同学科组成,开展教研活动的统一性、有效性存在一定难度,教研室的整体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

  2、本室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少。

  (二)解决措施及今后工作要点: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质

  加强理论学习与研讨,提高理论水平与专业素质。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本室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2、加强教研室的基本建设,做到规范化、科研化,努力形成我组自身特色。

  (1)加强组风建设,继承和发扬本组的认真、踏实、实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组内交流,把本组建设成团结、和谐、创新、富有朝气的教研组。

  (2)加强学科建设,努力使教案科学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教育目标、资源的整合,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教科研工作。以教研室为单位,人人参与,进一步加紧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

  3、搞好听课、评课活动,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1)组织“五课”(即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教研和

  “两课”(即研究课、示范课)评选活动,通过说课评课寻找差距,提高教学水平,探索积累教学经验。

  (2)进一步落实好“学优”活动,充分让本室教师在听课中学习优秀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4、组织案例学习。选取有特点的录象课或课堂实录供大家学习,然后组织自由讨论或写出观后感。六、对学校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本室青年教师的素质及业务培训;

  2、进一步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