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5、针对测报发现的主要病害,及时下乡检测和防治病害。去年我省先后暴发了多起危害较大的暴发性病害,如10月份饶平县海水网箱暴发性鱼病,6月中山市淡化养殖白对虾暴发病和7月顺德区鳗鱼不明病因病等,均造成大面积死鱼。省、市、县(区)病防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各级测报站均及时组织鱼病专家赶赴现场采样检测和调查研究,查明病因,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揭阳、江门、湛江等市测报站还根据往年测报情况和病害流行的规律,在病害高发季节,组织技术人员下场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措施,控制病害传播。

  6、多渠道收集测报信息,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为了按时完成测报任务和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定期到重点测报地区检查和指导测报工作,了解情况,鼓励测报人员努力做好工作。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和病防中心除直接从测报联系点了解病情外,还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病害信息,以求更全面、准确了解本地病害发生情况。如湛江市测报员长年在养殖场工作,和不少养虾场技术人员熟悉,通过利用各种关系直接从养殖场、虾苗场了解病情,充实测报结果。中山市测报员长期在一线从事养虾育苗,熟悉当地生产情况,经常下场指导生产,收集测报信息。顺德、茂名、东莞和惠州市测报站纷纷利用鱼病门诊、饲料店、养殖户、种苗场和水产协会了解病情,收集测报信息。

  7、将测报与种苗质量检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生动物SARS溯源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一是20xx年省病防中心对我省对虾主产区的湛江、茂名两市的省级虾苗场所产虾苗进行了质量抽检,重点是检测对虾白斑病、托拉病的阳性带毒率,其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补充和参考;二是省病防中心承担了我省水生动物SARS溯源任务,分别在省内6个市采集了对虾、中华鳖、鳗鱼、青蛙、龟、青斑、黄立鲳、断斑石鲈共3600多个样本进行SARS病毒检测,使测报人员掌握了病毒检测的第一手资料,培训了病害检测技术人员;三是省病防中心指导市、县(区)申报成立水生动物防

  疫检疫机构,目前已有14个市县(区)经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设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其中,已有5个市、县(区)经当地人事编制部门批准挂牌。通过这些实际工作壮大了测报队伍,培训了检测技术人员,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推动了测报工作的开展。三、问题与建议

  1、测报难度大,测报员素质相对较低。一是目前测报标准未统一,测报种类较多,有些病症的诊断比较困难,加上测报员中具备专业理论和水产养殖与防治病害经验的较少,使测报存在一定程度误差。二是测报员均是兼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其它工作,影响了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有的市、县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三定”方案没有最后落实,人心不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有的市、县推广站是差额拨款,有的县推广站有编制无人员,县级推广站人员变动很大,新接手人员不熟悉情况,有的乡镇撤并,一些乡镇渔技站名存实亡,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缺乏运作经费和检测仪器。测报工作是一项相对固定的公益性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参与单位和人员多,加之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事业经费十分紧缺,有些站甚至连差旅、通讯电话费都有缺口。今年我省投入测报经费虽比上年增加了一些,但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大多数市、县、镇推广站很难投入配套经费,测报运作经费严重短缺,基层测报员均是兼职和义务劳动,长此下去难以为继。目前虽然少数测报站、测报点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检测仪器,但大多数基层测报点缺乏必要检测仪器,难以利用仪器检测病原体,测报员主要是凭经验判断病情,直接影响了测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建议

  一是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增加对测报工作的投入。使测报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并逐步为重点市、县测报站(点)配套必要的检测仪器,使测报点相对固定,保证测报的连续性、科学性。 二是稳定测报员队伍。测报预报工作是一项纯公益性事业,是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大力扶持。因此,对承担这一工作的省、市、县三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及主产区乡镇推广站应明确介定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地方财政供给人员经费,使测报员能安心做好测报工作。

四、今年工作计划

  1、稳定测报点,逐步增加测报种类与监测面积。结合我省水产养殖生产实际情况,调整测报点的数量、分布,逐步增加测报种类及监测面积,选择能代表当地养殖水平的、能相对固定、长期连续开展测报工作的养殖场作为测报点,并多方争取经费,加大对测报员的培训力度,争取对全省测报员进行一轮测报业务培训,并分期分批地给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提高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将测报与检疫、病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今年在先行开展水生动物检疫地区,检疫员兼任测报员,其检测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在全省努力扩大测报信息的宣传方式和范围,加强测报结果对养殖生产的指导作用,提高防治病害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针对测报中的主要病害,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病因、病防方法、测报统计分析等专题研究,寻求有效防治病害的技术和措施,并及时应用于生产,指导养殖户防治病害,降低病害损失。

  3、加强联络和交流,建立疫情快速反应机制。配合测报工作的开展,增加纵向和横向交流,加强对下级测报点的指导、检查与督促。省、市、县三级测报站及具备条件的乡镇测报站(点)要求使用电子化传递信息,及时交流测报疫情信息和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测报工作质量。

【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站工作总结

2.检测报告3.地面测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4.关于水产养殖的工作总结

5.血流变检测报告单

6.安全和功能检测报告

7.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8.水产养殖计划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