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家访工作计划范本(2)

时间:2021-08-31

  篇二:

  本班有38名学生。其中流动学生达50%,还有5名学生为留守儿童,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及时地完成各项作业,但学生字迹普遍写得不美观,学生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高低往往也和家长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的孩子的素质是不低的。很多学生家长自己所受教育程度偏低,有的甚至没有连小学也没上过,更别谈如何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去教育孩子,有缺少教育,有放任不管,也有虽管却效果不理想。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把孩子交给老师就算完事了,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与自己没关系,他们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针对以上情况,特制订本学期家访工作计划如下:

  一、家访的具体要求: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

  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教师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变“谈话方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教师单一的教育收效甚微,应加大与家长的交流,使教师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强教育的力度。要教育好教师学会与家长的沟通。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家访遵循的四大原则

  1、特殊学生优先

  家访前,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教师要对单亲、留守、流动、困难等学生优先家访。

  2、目的性原则

  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3、提前预约原则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4、表扬为主原则

  在每次家访前我都要充分准备好资料,实事求是,以表扬为主,关爱为本。在与家长交流中多讲学生的闪光点,多讲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生上进的话。对学生的缺点尽量委婉、客观的指出来,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各个学生在本学期应达到的目标。

  三、具体安排:

  第一、二周:制订家访计划、填写家访预约表;

  第三周:确定前半个学期家访人员;

  第四至第六周:完成第一阶段家访工作;

  第十一周:根据半学期学生表现确定第二批家访人员;

  第十二至第十五:完成第二阶段家访工作;

  第十八周:完成本学期家访工作总结

  总之,通过家访,我们争取缩短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获得教育的认同,提高教育的实效以及学生整体素质,营造教育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