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修正版」

时间:2021-08-31

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修正版」

  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重新修正了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修正版】,欢迎阅读。

  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

  (1998年12月26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冀人常[1998]63号通过 1998年12月26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号公布 根据2010年7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10年7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7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属于乡(镇)、村集体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资产。

  本条例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乡(镇)、村农民以生产资料及其它资产集体所有制形式建立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管理。

  第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集体资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有保护集体资产的权利和义务。

  未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村,可以由村民委员会行使集体资产的管理职能。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经)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和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乡镇企业、土地、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和农机等部门,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协调下,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有关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所属的农村经济管理机构是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具体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集体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活动进行指导、检查、审计和监督;

  (三)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和增值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进行资产增量投向监测;

  (四)负责集体资产的统计和产权登记工作;

  (五)对农村集体资产的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六)依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和任职资格审查;

  (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其他职责。

  第二章 集体资产所有权

  第七条 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集体资产包括:

  (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水面和滩涂等自然资源;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筑物、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牲畜、林木、果园、农田水利设施、采矿设施、乡村道路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或者兼并的企业资产,在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集资建设的项目中,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及相应的增值资产;

  (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无偿拨款、资助、补贴、减免税和捐赠财物等形成的资产;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现金、存款、有价证券;

  (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

  (七)其他农村集体资产。

  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集体资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挪用、私分、损坏、挥霍浪费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平调农村集体资产,以及非法用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担保。

  第九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变更或者终止集体资产所有权,其集体资产数额较大的,须经其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在集体资产所有权取得、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备案。

  前款规定集体资产数额较大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条 对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认定产生纠纷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协调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章 集体资产管理

  第十一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通过的章程、决议和决定;

  (二)制定集体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按照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的章程派员参加管理工作;

  (四)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报告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五)指导、监督所属经营单位的集体资产管理和使用;

  (六)负责集体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七)接受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对其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产品物资管理和使用制度,对资产变动情况及时登记,做到账目与实物相符。

  第十三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会计、出纳分别管理账薄、现金。会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核算收入、支出和结存,编制会计报表。

  第十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收入应当按照规定记入会计账簿,不得公款私存,不得设小金库,不得坐支现金。各项开支应当由集体经济组织主管财务的负责人按照制度审批,严格审批手续,并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集体资产经营制度。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应当采取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经营者。禁止利用职权压价发包、出租集体资产。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资产参股、联营和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前,必须清产核资,清理债权债务,进行资产评估。

  第十六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集体资产流转制度,通过拍卖、出售、转让、兼并、股份经营、联营等形式,促进集体资产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第十七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集体资产报告制度,按照规定如实填报资产统计报表,报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

  第十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收益分配制度,年终结清全年的收入和支出,清理财务和债权、债务,兑现承包合同和租赁合同,按照规定提取发展生产和社会公益事业所需的资金。

  第十九条 固定资产折旧费和荒山、荒地、荒滩、水面、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转让收入等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二十条 农村集体资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一)实行承包、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和合作经营的;

  (二)进行资产拍卖、转让和产权交易等产权变更的;

  (三)所属企业出现兼并、分立和破产清算的;

  (四)进行资产抵押以及其他担保的;

  (五)其他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

  农村集体资产经评估后,其评估结果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确认,并经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鉴证。

  第二十一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接受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对其集体资产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