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1-08-31

产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产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产业市场调研报告1

  (一)农业方面

  1、农民收入增幅较慢,经济作物如特色果业、棚菜生产等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还较低,特色农业经济凸显不够明显。

  2、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

  3、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甚至因为部分企业的信誉、服务等问题,农民对产业化的推进有一定的戒备心理。

  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我镇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注册专业中介组织较少,农民经纪人大部分文化层次和业务素质不高,因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二)工业方面

  1、引进项目品种较单一。目前我镇引进的项目以xxxx冶炼为主,品种单一,且大多数为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对地方财政税收、社会就业贡献较小,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大,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2、建设用地面临紧缺矛盾。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存量不足,厂房用地缺乏。主要是国家加大对土地征用的严格控制,项目征地手续越来越严格;二是项目用地征用难度大。除了征地手续越来越严格以外,群众征地拆迁抵触心理越来越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项目用地已成为招商引资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工作,并直接决定着已签项目能否落地投产,如何超常规运作项目用地已成为当前要务。

  (三)第三产业方面

  1、结构不尽合理。我镇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大,房地产、旅游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比重偏小,难以起到支撑作用。

  2、产业层次偏低,与其他乡镇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规模小、水平低、素质差,且发展不平衡。从企业组织形式看,从事第三产业以个人私营经济为主,且投资多限于商业和餐饮业,且注册资金不多;从发展水平上看,规模小、档次低、小打小闹多,高技术、高附加值、有竞争力的企业较少,涉及新兴产业更少,这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3、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投入不足,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有些旅游景点因为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差,配套服务不健全,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特色化、规模化的旅游点。

  4、第三产业中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市场经济知识匮乏,缺乏懂管理、会管理的人才,再加上资金紧缺,使第三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发展,而且由于综合服务业发展缓慢,专业批发市场少,难以形成产销对接。

  产业市场调研报告2

  镇席草产业历史悠久,盛名远播,是我镇广大群众发展经济的传统主导产业,从种植荆三棱席草加工灯蕊、草席到现在种植龙须草加工草席、坐垫、工艺品等席草产品已有一百余年历史,因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加工工艺,草席自然清香、吸汗爽身、色泽清纯、席草长而韧、编织紧密而享誉全国。为做大做强席草产业,提升“草席”知名度,促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席草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席草产业发展优势

  1、气候条件适宜。镇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4—16℃,1-2月极端低温-12℃以内,无霜期达210天以上,土壤土层深厚、肥沃,富含铁、锰、硅、钙、钾等微量元素,非常适宜席草的生长,因而席草长而不倒伏,颜色青翠而经久不褪色。

  2、历史悠久,品牌效应明显。一百多年以来,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编织草席的精湛工艺,草席畅销全国各地。从60年代的“村村种席草,户户闻织声”到80年代的100多家半机械化家庭作坊式草席生产,发展到现在的公司+农户草席生产,席草产业蓬勃发展,草席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地,深受消费者喜欢。

  3、席草产业经济价值显著。席草种植亩产750-1000公斤,亩平产值2500-3500元,亩平纯收入增加1500-2500元。通过加工草席、加工工艺品附加值尤其明显。目前,全镇1000余亩席草销售供不应求,均价达3.4元/公斤,远销宁都、宁波等地,业已成为外地草席产业优质席草源地。

  4、镇区位优势明显。镇地处319国道,傍依兴国红门工业园区。全镇共有人口29500人,耕地15725亩,宜种植席草耕地11800亩,懂草席编织技术工人达4100余人,大力发展席草种植,加工和销售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席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1、改善草种品种,丰富席草产业产品。镇席草龙须草的种植已有五十余年历史,由于种苗的繁育培植缺乏选育繁育,席草品种有所退化,草浅、品质差、产量低现象影响种植效益。同时,由于品种单一,我镇席草无法生产较为细密的席草工艺品,因此必须建立席草种苗繁育基地和引进浙江宁波细草,巩固我镇席草产业,丰富我镇席草产品。

  2、引进席草烘干设备,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席草品质。席草收割季节由于雨水多,席草收割劳动强度大,席草收割需要的晾晒坪场大是影响席草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经常出现收割席草晾晒后被雨水浇湿而成为废草,严重影响席草种植收入。引进席草烘干机,既解决了席草晾晒问题,又能够提升席草品质,更好地保持席草的自然色泽。

  3、改善工艺,提高席草工艺水平,增加席草产品品种数量和质量。一百多年来,席草基本上以生产中低档草席为主,由于投入不足,工艺水平不高,难以在高端草席市场和其它坐垫、枕头、花篮、礼品等工艺品形成系列产品。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是制约席草产业发展的瓶颈。引进先进编织机械,提高席草产品研发水平,从而使席草产品从草席生产转入工艺品生产,从而形成生活用品、玩具用品、礼品等系列产品,完善席草产业链建设,逐步达到席草产业品种多、质量优、档次高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4、拓宽销售渠道,做大做强“席草”品牌。“草席”是全国草席行业的知名品牌,近年来,由于草席加工水平低、质量意识差、生产量小、产权意识差,草席市场份额逐步萎缩。多形式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树立席草品牌意识,取缔和打击假冒席草的不法行为,让老品牌重新焕发活力走向市场,席草产业才能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