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计划(2)

时间:2021-08-31

个人工作计划 篇4

  为充分发挥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全力推动我部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结合我部工作实际,以求真务实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办公室的职责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特制定20xx年办公室文秘工作计划如下:

  一、目标措施

  1、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做好办公室工作计划,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思想业务素质和整体合力。

  2、加强正规化建设,推进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心推进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

  3、认真学习,提高文字性工作潜力。

  办公室要做好各种计划、总结、报告请示等的报送工作,用心完成工作计划和总结的撰写工作。

  4、协调关系,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工作。

  充分发挥好办公室的枢纽作用,用心协调配合各部门认真完成各种临时性工作。用心反映同事的要求,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努力协助领导搞好对外联络与接待来访工作,认真处理、服务好我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搞好配合及协调工作

  协助部长督促部内各职能部门用心做好工作。认真、科学地搞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避免出现工作空档,确保各方面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切实做好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及时传达贯彻领导决策,加强督办检查,促进我部各项决策的落实。坚持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做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顾大局、识大体,维护好我部的团结,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办公室建设,做好协调和服务

  1、努力把办公室建立成学习型部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政策学习和提高专项业务水平,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和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在文件登记和批转、来电传达和反馈等方面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程序。

  2、广泛了解与我部有关的外部信息和上级精神,做好上传下达,拓宽信息半径,增加信息密度;及时了解和收集我部各项工作的开展状况,加强与各部门的信息沟通。

  三、做好正规化建设

  (一)建立有序的运转机制

  认真做好考勤工作,做好签到工作,并及时汇总考核结果;及时做好会议通知、工作安排通知、节假日放假安排等通知的工作。

  (二)上传下达,创设畅通的信息渠道

  及时收发文件,根据审阅意见,转达给相关部门或通知相关个人。建立来电登记制度,根据信息来源和资料恰当及时地进行处理。

  (三)建立规范的办公流程

  筹备组织部务办公会议以及领导班子会和其他专项会议,做好会务的准备工作,做好会议记录,撰写会议纪要,做好会议决定的传达和督办工作。

  (四)建立建全卫生制度

  坚持班前十分钟到岗,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持续办公室内应窗明几净,桌面排放有序,不堆杂物。做好每周四大扫除的卫生迎检工作,确保卫生值班制正常运转。

个人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的“信息化生态课堂”为基准,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组成员情况分析

  我们学科组有两名数学老师,徐时旺老师从教近三十年来一直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的执教风格,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相信她会带动我们学科组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对待工作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但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些欠缺。我们组两位老师都多次执教区镇公开课,一度受到领导的好评,基于此,我们要发扬“团体作战”精神,互相学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持集体备课,认真落实不流于形式,贯彻数学组的工作计划,为创先进备课组而努力。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和研究,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课改实施水平,重视对学科课程的研究,加强信息化生态课堂的建设。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3、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

四、本学期活动内容

  1、每单元至少一次集体备课。

  2、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和研究。

五、具体活动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