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精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锦集十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工作计划了。好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爱动脑筋,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较认真,学习习惯较好。有少数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相对弱些,希望能通过老师、家长、同学等各方面的配合与帮助,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发明与设计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发明与设计》教材借鉴国外美、日、德、英、法等技术教育先进经验和理念,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对技术课程的需要,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动态生成的知识观、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技术观及建构性的学习观和互动式的教材观,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发明与设计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发展学生的一定发明能力和设计技能力”为主要任务,以“高起点、有特色、能操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这里的“高起点”主要是指立足于较高的理论视野,体现全新的教材设计理念;“有特色”主要是指在体现地方课程教材的一般要求的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品牌意义的“特色课程”;“能操作”即指所设计的课程具有实施上的可行性。

教材的设计特色在于:

(一)超越学科局限,整合技术与设计。

  基于技术课程所具有的整体性和设计课程所具有的综合性,发明与设计不仅通过技术概念、技术原理、技术方法、技术精神与态度等技术教育要素与工具、材料、工艺、方法等技术因素在科技活动中的有机融合、互相渗透,体现出一定的整合特征,而且通过强调各分支学科之间、技术各类别的具体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技术与语文、数学、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基础知识的紧密结合,强调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心理、环保等思想或视角的有机渗透,体现出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整合特征。

(二)突出技术素养,强调探究与创造。

  本教材以“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为核心、以“发明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为主线,它鼓励学生在掌握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发现身边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可能存在的答案作出分析,并通过调研、收集证据、构思、制作等活动进行设计,通过试验、评价、优化等活动来探究,以发展自己想象力,开拓自己的思维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注重共同建构,协同项目与主题。

  教材的编写以“共同建构”的有效性学习活动为具体线索构思和组织教材,以“主题为引领、项目为载体”,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等。项目与主题相互映衬,成为教材之经纬线。

(四)采用全新体例,兼顾新颖与实用。

  教材的编写采用全新的主题活动设计思路,使互无关联的手工制作连成有机一体,并形成一种以活动展开为中心的学习评价标准。

  本教材体现了课程的实用性、时代性,贴近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精选范例及学生实际设计与操作内容;同时注意科学性、综合性和探究性,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各种必要的技术训练;此外,还注意了普适性和开放性,尽可能降低对教学条件的要求,使教学载体的选择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以便不同学校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发现身边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可能存在的答案作出分析,并通过调研、收集证据、构思、制作等活动进行设计,通过试验、评价、优化等活动来探究,以发展自己想象力,开拓自己的思维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3、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4、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5、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6、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调查以及各种实践活动。

  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发明与设计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教学进度

  参照教育局下发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发明与设计的教学。

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三生教育”以学生为本,是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要求学生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创新能力;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学生将带着学习和磨炼的厚礼,以一个更加成熟、饱满的生命姿态走向生活,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人生的终极寄托。鼓励每一位学生敞开心扉,直面问题和矛盾,畅所欲言,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正在走向富强的祖国需要更加强健,更有爱心,更富于创造力的新一代来继往开来,让师生携起手来,为明天更加健康的生命之花,更加和谐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 。“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关心他人和集体”;“生态教育”,强调“珍惜生态,关心社会和自然”。以“三生教育”为学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以全面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为起点,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推动学生教育优质、均衡、快速的发展。特拟出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通过有目的的教育,使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从小建立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意识,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资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符合《三生教育》的精神和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三生教育》的具体体现。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认识生命是前提,尊重生命是基础,珍爱生命是关键,发展生命是目的。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进行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化生存意志,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使学生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生活。帮助学生确立为个人、家庭、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理想。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