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述职报告(2)

时间:2021-08-31

  语文教师述职报告2

  我年月毕业于xx省扬州大学,取得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同年月到清华附中报到,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并不是一个善于和学生较劲的老师,更没有控制他们的意愿,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对班级的管理,我都更愿意跟学生平等共处,在一种温和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相互的进步与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相信他们的能力,不轻易抹煞、扭曲、置换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意于树立一面唯老师论的大旗,是我自为人师以来时时提醒自己,并且时时实践着的。我希望多年以后我的学生在回眸高中生活时,不至于抛出诸如暗天无日之类的断语;我希望他们倾向于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还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勇于坚持、敢于言说自己合理的意见,同时并不吝惜向他人展露求同存异的宽容笑颜;我更希望每当他们提笔为文时,心中仍然会对语文保有一份温情的怀念。

教学单元

  大概是因为很想对自己刻苦的学生时代有个交待,我把教学看得很重,如何备好课、上好课一直是我心里的重头戏,任何时候,都不肯懈怠一堂。

  情似水,为什么要冷若冰霜?李白的很多诗,是在抒发对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但这绝不是说诗中蕴含着的只有热爱一种感情,或者还有失意,有失意下的“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再说人,李白是生性不同凡响,但这并不妨碍他受到前辈夸奖即飘飘然如在云端。无论是分析诗文还是了解作者,从感知人性的角度切入,不是更容易引起同样有喜怒哀乐的学生的共鸣吗?高一学年期末考试,我教的一个班文言文阅读一项在全年级普通班中名列前茅,这更坚定了我前进的勇气。

三曰,组织小组活动。

  所谓动静相宜,一味高蹈,也会产生审美疲惫感,适当地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就好像饱读诗书后的下笔为文,是一种很好的练兵方式。一方面可以在组内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一方面又能在组与组之间产生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还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暗喻着自主学习的生机。通常我会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两个组作为一个单元,接受一项工作,比如一个找典讲古、一个划出写景层次、一个品味词语的形象色彩,如此,单元之间,各个不同,又互相补充;单元之内,两个小组各显神通,都试图让全班大多数接受自己的意见。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讲效率也重节奏。尤其是学生在其间表现出的非凡的创造力令人振奋。

四曰,语言能力训练。

  从长远的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为了写文章,而文章的好坏与语言关系很大,因为人人的生活大同小异,能出彩,也就是在语言上。目前,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是从这几个方面展开的:其一,根据文意提炼词语。一句诗,或一段文字,讲课中,我会要求学生仔细地含咏,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其中蕴含的感情;其二,填词。我选择了几个素来讲究语言的作家,比如萧红,比如阎连科、蒋韵,从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小说)中摘取一些段落,碰到出人意料而又理直气壮的用词,我就留出空白,让学生来补充。等每人都有个大致的想法后,我再推出作者的用词,在激烈的碰撞诱发的欣喜的惊诧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其三,仿句练习。要求学生仿照例句的格式,写自己的话,最终从模仿走向创新。我的这些努力正在唤起学生语言的新生,我带的两名级学生,她们的同题文章已经发表,两名级学生也在海淀春蕾杯征文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虽然现实总是以它的反复无常时不时地打击着我的信心和热情,我还是愿意相信时间的魔力,相信日积月累、水滴石穿。

管理话题

  我是年月接手美术班的。在此之前,我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又听多了小班(美术班只有人)难管的说法,心里那种愁肠百结、忐忑不安的滋味,实在不是语言所能表述的。文、理两极分化,平均学习成绩偏低,相当一部分人与团员称号无缘,这就是班里学生最初给我的全部印象了。

  第一步该怎样迈出去呢?前辈们说选拔得力的班干部很重要,可真正选起来,我才感到真是难呀,班里几乎没有人有为官的经历,一切都得从头做起,我最后把标准定在是否热心上,提拔了一拨人,现在看来,在尽职尽责这一点上,还都不错。

  软性环境稍有起色后,第二步我试图往其中注入一些硬朗的东西。具体来说,就是在班级里营造一种你追我敢、力争上游的气氛。在数学几科课代表的提议下,我们建立了分项考察制,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地评估学习品德。总表张贴在教室墙壁上,分表由各科的课代表持有,分列交作业情况、课上主动回答提问、给人讲题、不懂即问、课上表现、抄袭作业几栏,每一栏都有议定的打分标准,最后的总成绩将作为平时成绩参与各科学期成绩的评定。

  语文教师述职报告3

  1999年我从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成为xx区龙洞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同时兼任班主任。xx学年起,我又同时担任了学校语文科和思品科科组长的职务。工作五年,教学五年,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xx年xx区心语文精品课大赛二等奖(团体),xx年xx区思品精品课大赛三等奖,xx区第八届青基赛(思品)三等奖……但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教学相长中的快乐,追求教学理想的充实,不断探索中的进步,获得学生爱戴的喜悦,兢兢业业工作的踏实……而所有的努力与收获都朝着我的目标一步步前进——在教学上能象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教学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第一年:夜里挑灯看书,梦回三尺讲台

  大学毕业,本着实习和论文双优的我,对未来的教学充满无限信心。我成为五年(3)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然而,当我真正开始踏上讲台,面对四十多双童稚的眼睛时,我意识到了教学之难。难的不是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把知识研制成学生乐于接受的过程。我真的是不知所措了。所幸的是,学校的许多前辈教师给予了我许多的帮助。徐校长一次次地听我的课,帮我分析,又给我上示范课,前辈教师也一一指点我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组织教学等等。那时的我,仿佛是一条蚕,日日夜夜吞噬着前人的经验,别人的批评,教育的理论,学生的表现……就连夜夜所梦,都是上课,上课,上课!!结果是我在课堂上变得从容了,在学生中受到欢迎了。

第二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有了第一年的努力,我和学生一块进入了毕业班。开学不久,这个班的成就就开始引人注目了。先是把五年级从未拿过的流动红旗挂在了我的班上,而且从此就一直挂到毕业。然后是每月的环保手抄报的评比,一等奖也是非我班莫属,再就是学生的作文开始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到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原本语文平均分最后一名与第一名差10分的我们班跃居第二,与第一名仅差0。1分。

  印象最深的是这个班的作文。刚接手时班里只有四五个学生还可以,几乎有一大半的学生作文不忍卒读,全班的作文水平可能比好学校学生三年级的水平还不如。到毕业时不仅大部分学生能写出文理清晰个性鲜明的习作来,而且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

第三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送走了毕业班的学生,我带着丰收的喜悦和更加饱满的教学热情成为了三年(1)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这个班的学生基础好,纪律好,在同年级的班级中遥遥领先,但在第一堂课的学生自我介绍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自称爱数学。这反而令我更加不敢懈怠,课后的时间都在思考:课该如何上,才能更吸引学生,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我有了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也更千变万化,学生都有点目不暇接了,学习热情也被我点燃成“熊熊大火”。记得上《海底世界》一课,是上午第四节课,十一点开始上课。到我抬手看时间时,我惊讶地发现已是中午十二点半了。我不得不对学生说抱歉,下午再继续时,学生居然强烈要求上完再走。最后是我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把学生赶回家吃午饭。

  与此同时,新的机遇也来到了我的面前。学校决定由我和饶x,张x,林x等老师一块参加镇,区的语文精品课大赛。由我单独负责评课部分,还得共同参与备课。另一方面,我个人还得代表学校,代表沙河镇参加xx区思品精品课的比赛。两个比赛几乎是同时进行。那时,无论是体力还是时间,我都属于透支状态,人整个瘦了一圈,然而,我的精神却及其抖擞。在一轮轮的比赛中,在一次次的备课,观摩中,我不断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把这些收获一一消化,又全都转化到课堂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