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时间:2021-08-31

初一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通用6篇)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你有什么成长呢?我们要做好总结,写好述职报告哦。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1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9)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在这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渗透新课标理念,不断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入学习、钻研探究式教学,并作了一定量的理论学习笔记。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获益非浅。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备课及时,作业量适中,批改指导及时具体。根据语文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入语文研修课的上、听、评课,从其他教师身上取长补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我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本学期教材,除文言文外,大部分课文由学生根据自学的模式自学,教师点拨指导,通过尝试,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学习实践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思考,现就“课堂提问”这方面的思考作一个小结。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着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也通过自身的经历深深的感知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到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而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入、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呢?

  那么,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肤浅,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太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问题的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

  第四,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的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的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

  第五,培养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把学生推向主体,很多问题由学生自己生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当学生的问题提得过多过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随着问题的解决,正确对待不断产生的新问题。

  第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疑。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重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语言上形成了一定的积累,增加了阅读,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当然,学生的阅读面还显得窄了一些,阅读的量还需加大。另外,在作文的训练指导上还有待提高。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的!

  初一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2

  炎热的夏日又来临了,预示初一下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首这学期来与初一x班学生相处的情景,真的感觉到我们在一起成长。教育是爱的交流,我和学生在这学期来相处更加融洽;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与生活中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关爱学生

  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无论多么生气的教育情形下,我都会顾忌学生的自尊心,从不辱骂学生,更不曾动手体罚,其次,是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说老师偏爱优生,我觉得我不是这样的,我喜欢态度好,也就是上进的学生。我们班有学生,成绩都只是中等,甚至有的总体成绩偏下,但是他(她)们自控力较强,一心向学,这些非智力因素是他们将来成功的基础。再次,是在生活中关爱学生。只要是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只要我可以解决的。对学生在周记、作文中提出的学习、班级、家庭、个人中的难处,我都会尽力开解、劝慰。

  总之,摒弃漠不关心,坦然接受学生与己的情感交流,学生就会感其爱听其道。

二、继续培养并稳定学生的学习习惯

  犹记得去年第一次语文课堂作业本收上来时字迹潦草,错漏百出;今年再来看学生的本子、练习册,90%的学生有了力求干净、工整的意识和努力。从做完作业,书上空白一片,到现在出现不同笔迹(红、黑、蓝色)、各种不同的符号的熟练运用,对语文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批注”的实践,这一系列的学习痕迹来看,我们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语文学习习惯与方法。

三、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分三步走

  1、字词的积累

  每一课字词的掌握,要求学生先预习,弄懂读音、含义及用法,老师过一段时间进行抽查:有听写,有检测,有扩展训练。不过,重点的字词在导学案上都有体现,只是落实到位。

  2、认真读书的习惯

  我们编制的`导学案,题目设置不难,但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答案都在课文中。要让学生觉得只要认真读书就可以有答案,这样,学生才会喜欢阅读,也觉得有成就感。

  3、由课内到课外的阅读

  每篇课文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我在选择这样的文章时,一定要与课内有一点相关性。要么是同类文章,要么是同一个作家。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力求与课内的知识有关联,这样才可能真正的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总的来说,语文工作灵活性比较大,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有相应的办法。初一下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还有一些不到之处,只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