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总结报告(2)

时间:2021-08-31

二、坚持以创先争优理念推进工作、统筹发展,大力转化、扎实放大主题教育成效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落脚点要体现在实际工作成效上、体现在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上,我们紧扣工作实践,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从促进城管工作效能大提升,城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角度出发,推动创先争优生动实践。

  1、抓载体,促效率更高。

  一是设立城管工作站,前移服务窗口。在城区罗塘路、人民路、东海路、振兴路、广茂巷设立了五个城管工作站,配全办公设施,健全工作制度,及时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便民服务,力求做到随时为群众排忧解难,迅速将问题解决在第一线。

  二是开展基层“六走进”,密切管理关系。建立局领导和机关科室负责人走访制度,定期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商家、走进企业,将涉及百姓生产、生活的相关事项制作成便民联系卡,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畅通百姓诉求渠道。对群众反映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类、整改落实,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孩子引导起,与部门携手,加强城市管理宣传,强化社会公德教育,努力促进文明新风尚。

  三是坚持服务一条龙,优化审批机制。构建部门流转、一站受理的行政审批机制,推行节假日预约加班和无等待服务制度,简化审批环节,实行家人式贴心服务,竭力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周到、便捷、称心的服务,努力建树优质服务窗口形象。

  2、抓基础,促管理更精。

  一是创建管理示范区域。坚持以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步行街为标杆,大力开展创建“市容环卫管理示范路段”竞赛活动,由每个中队精心打造一条500米以上的市容管理示范路段,通过定期组织各中队相互观摩交流和考核评比,树立管理典型、培植市容亮点,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经过两年努力,成功将西大街步行街创建成省级市容示范路,南大街创建成泰州市容示范路。

  二是强化摊点疏导管理。本着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管理宗旨,制定出台《城区道路等级管理标准和摊点“四定”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主干道与次干道的管理原则,合理界定日常时间与节假日的管理要求,确保了可行性和操作性。利用城区闲置工地建设城区临时营业房105间,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出租给水果、百货经营摊主,尽可能让利于民,减轻摊主经营负担。在城区前进北路、幸福南路、三水广场等10处地段,规划设置定时、定点、定项、定经营责任的摊点经营区,作为便民流动摊点的集中疏导区,有效疏导便民流动摊点720多户,使我市流动摊点数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三是提升环卫作业质态。严格保洁标准,实行城区道路、绿岛、河道保洁一体化,推行一把扫帚扫到底,的保洁作业,对城区主干道和封闭小区实施垃圾袋装化,做到垃圾不出店、不出楼,确保城区道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保洁标准。加大环卫设施的升级改造力度,新建、改造公厕75座,垃圾房194座,新增垃圾收集容器1300余套,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3座,新购环卫作业车6辆,确保城区环卫设施满足群众基本需要。启动建设日处理能力300吨的粪便处理厂建设,规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完善生活垃圾外运处理程序,稳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进程,竭力打造“洁净”姜堰的美名。

  四是开展城市管理“四大整治”行动。针对城市管理突出顽症,牵头会同相关部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大力整治车辆运营、户外广告、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取缔违法车辆380余辆,规范户外广告设置500余处,清理积存垃圾400余吨,疏导摊点60多处,拆除违章搭建120处,有力提升了市容环卫质量。

  3、抓队伍,促状态更优。

  一是以思想先进为基础,打造进取型环境。坚持不懈强化宗旨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力拓宽干部职工工作视野,丰富职工文娱生活,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增强彼此团结协作意识,切实培养干部职工集体荣誉感和行业归属感,努力构建勇于奉献、和谐竞争、协作发展的工作环境。

  二是以制度执行为核心,打造规范型队伍。实施局、下属单位、基层股所三级考核办法,对工作业绩量化计分,逐月奖惩,形成了较为科学、高效、公平的绩效评价机制。制定城管行政执法评审标准,出台城管执法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建立执法检查机制,确保执法队员文明管理、依法行政,确保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是以设施保障为基础,打造效率型队伍。本着装备强队、科技兴队的思路,构建城管系统智能化办工平台,聘请专业人员设计城管系统运行软件,提高了工作的规范化、严谨化程度。按照城管规范化建设的.标准,足额配备执法装备,有力地增强了执法队伍的综合反应能力和规范办案能力。

  4、抓拓展,促作用更大。

  一是推进市场化运作模式。坚持经营发展理念,积极倡导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向空间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益。建立户外广告泊位使用权拍卖机制,整理包装城区户外广告泊位,定期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拍卖,引导广告公司公平参与竞争,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城市空间资源升值增值。按照管干分离的要求,将环卫作业推向市场,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经营实体参与,组建环卫保洁公司,承担路面保洁、公厕管护的环卫基础作业,有效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降低政府经费投入。推进城市牛皮癣市场清理方式,将城区36条主次干道城市牛皮癣保洁事务通过公开招标形式承包给专业保洁公司,实现社会管理大进步。

  二是创新治安群防方式。积极融入全市治安群防群治大潮,充分发挥监察队员、环卫个人工作时间长、服务区域广的便利条件,针对三轮车主起早带晚、走巷穿街的职业特点,积极整合人力资源,将50名监察队员、400名环卫工人、300名三轮车主全部加入全市“治安志愿者”行列,加强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里巷、居民小区的义务巡逻,守好点、抓好线、控好面,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民情信息、社情动向及各类违法犯罪线索,为维护全市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贡献力量。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局组织机关科室、基层单位工作人员60名,组建路段包保志愿服务队伍,利用双休日,对城区19条路段进行每天上午、下午各2小时的巡查包保,劝阻违章行为,督促沿街单位遵守门前三包,协助清扫街面、整理车辆停放,起到了很好的文明示范引导作用。

  四是拓展管理服务职能。本着推进环卫作业的一体化进程的思路,按照市政府明确意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城区河道管理职能移交事宜,筹建河道清洁管理机构,制定河道管理制度和保洁标准,力求尽快将管理难度大、盲点多的城区河道管理步入正轨,打造水秀河美的城市水环境。

  五是稳步推进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招商街、北大街、古田西路立面、店招改造工程,制定科学改造规划,采取新颖美观材料,规范店招式样尺寸,统一拆除陈旧破损户外广告、店面招牌,清理乱推乱设杂物,对道路两侧店招、立面进行整体出新,有效美化的城市市容环境。积极推进水产市场、小商品市场建设工程,落实选址、招商引资,加快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对接协调,切实增强了城管事业发展的内在活力。目前上述店招、立面改造工程已基本竣工,两大市场建设正在加紧实施当中。三、坚持以创先争优精神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持续恒久、抓紧抓好主题教育实践

  回顾我局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城管工作实际,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主题教育活动的推进深度仍需拓展。主要是系统内活动开展相对不平衡,有些科室、单位能够做到有声有色、有始有终,但也有个别科室、单位,特别是少数基层股队开展的热情不够高涨,效果不够明显。

  二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仍需丰富。以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为主,调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主题教育的措施不多。

  三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转化仍需加强。主要是创先争优与实际工作结合得还不够紧,在解决全局性和深层次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下一步,我们将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探索和建立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的成果。

  1、巩固思想教育阵地。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系统学习,丰富学习形式、强化学习要求,切实将创先争优意识作为全局的第一意识。不断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学习,刻苦钻研理论业务知识,增强“比先进、争奉献”的热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爱读书、善思考、肯钻研的鲜明导向。不断强化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健全思想教育网络,落实学习培训责任,使之切实担负起思想教育的重任,确保创先争优意识在全局各层级入脑入心。

  2、拓展实践转化平台。我们将建立创新实践推介制度,大力鼓舞工作创新、全力支持创新思路、全程跟踪创新措施,切实为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政策指导、舆论支持、组织关心。对于每一个具体创新实践活动,我们都将尽力消除一切制约因素,化解一切人为障碍,坚持做到给有思路的人有位置,给能干事的让舞台,给创业绩的得实惠,努力打造创新实践转化的舒心载体和快捷平台。

  3、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我们将把创先争优目标要求转化为可考核的客观标准,结合城管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涉及个人素质、作风纪律、工作成效、群众评介、团结协作、业务创新、领导意见等7个方面具体指标的工作责任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考核奖惩措施,强化考核奖惩力度,形成正确的导向,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创先争优成为全局上下的共同、自觉的追求,成为城管事业发展强大而永久的动力。

【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总结报告】相关文章:

1.环卫处创先争优活动总结报告

2.创先争优活动的活动方案

3.车间工作阶段总结报告

4.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5.小课题研究阶段的总结报告

6.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

7.创先争优活动致辞

8.校创先争优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