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河道保洁现状调查总结报告

时间:2021-08-31

市河道保洁现状调查总结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作为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20个字,包括了对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人居环境、精神文明与民主政治等五个方面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既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刚性指标。

  河道保洁是浙江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平原河网调蓄能力、改善水质、提升城市品位和防洪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探索建立长效河道保洁制度,搞好河道保洁工作对保障行洪畅通、改善城乡水环境、巩固“万里清水河道”成果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1、地理及气候

  XX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界于东经120°07′~121°07′,北纬27°02′~28°37′之间。东临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毗邻,西与XX市接壤,北与台州地区相连。XX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受地形影响,XX市降水量自平原向山区递增。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843mm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

  2、社会和经济

  XX市辖鹿城、龙湾、瓯海三个区,瑞安、乐清、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洞头八县(市),共有建制镇119个,乡143个,街道办事处30个,行政村5414个,2005年末XX市总人口750。28万人(常住人口777。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9。02万人。人口密度为637人/ km2。XX市是我国十四个对外开放的沿XX市之一,也是我浙南、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和科技中心。2006年,全市总人口750。28万人,常住人口 777。7万,全市生产总值1596。35亿,人均生产总值21335元。

  3、河道现状

  XX市自古就有水乡之称,全市现有大小河道1104条,河网长度达5652。34公里,全省十大河流中有瓯江、鳌江、飞云江三条河流贯穿我市入海。沿海平原河网有温瑞塘河、瑞平塘河、乐虹平原河网、苍南南港河网等内河水网。

  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XX市河道面积逐渐减少,现存河道也由于泥沙淤积、河道缩窄、堤防年久失修等原因,至使众多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排水不畅。同时,河道污染问题严重,河道水质脏臭。河道面积减少、河床淤积导致排、蓄洪能力逐年减弱。大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和倾倒入河道,从而导致河道生存状况恶化。

  近年来XX市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新时代的治水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开展了河道全面整治工作,切实维护和发挥了河道水域在防洪、排涝、蓄水、航运、生态、环境、景观等方面的功能,保障与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善河道生态、增强防汛抗旱能力,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对现有河道进行清淤、驳坎、截污纳管、绿化等建设改造,实现维护河道水域面积,增强蓄水、排涝能力,减少河道污染,推进河道长效管理,维护河道的水环境、水生态功能,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做好防汛工作和水源工程建设,充分利用雨洪资源,通过工程拦蓄,科学调度,缓解水资源的时空不均,补充地下资源,反哺生态,改善环境,是河道综合治理的目标。

二、河道保洁现状

  1、河道状态恶化

  近年来XX市主要河道和平原河网各类杂物(主要是水葫芦)漂浮水面积聚严重,带来水质污染、阻碍行洪排涝、恶化水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水葫芦泛滥成灾,成为公害,主要原因是:大量农业、工业、生活、养殖业污水直排到江河湖泊,使水质富营养化,给了水葫芦丰富的营养源;河道梯级水电开发密度很大,造成水流流速缓慢;以及适宜的温度和生长环境,有利于水葫芦的生长。近年,尤其是2006年夏秋温州台风过后炎热干早,水葫芦大肆疯长,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而且对河道、水库造成威胁。现在我市大多采用人工打捞的方法。通过人工及机械对水葫芦进行打捞处理,见效快,但当发生面积大时,劳动强度大。

  2、保洁工作措施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为切实加强河道保洁,彻底改变河道脏、乱、差现象,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XX市从2006年初开始,按照建设生态市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农村河道保洁工作。各县(市、区)水利局领导因地制宜,高度重视河道保洁工作,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落实专项河道保洁经费和责任人,安排部署有多年打捞经验的专业队伍对水葫芦进行即时有效地清除,并且多次派专人到现场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市大部分河道水环境大为改观。

  河道的长效管理机制尚在探讨中,但各县(市、区)已经形成初步的管理机制,我市河道保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我市大部分河道水环境大为改观。我市大部分地区水生植物(主要是水葫芦)基本清理干净,水生植物的生长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这些措施对保障行洪畅通、改善城乡水环境、巩固 “万里清水河道”成果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当地居民支持和好评。2、河道管理机构基本健全。各县(市、区)都有河道保洁工作的管理机构。 3、初步建立了各项管理机制。各县(市、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目标责任制,明确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和乡镇村的职责,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做到“五定一落实”,即定人、定地段、定标准、定任务、定报酬和落实检查考核制度。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拦等多种宣传途径,河道保洁工作已深入人心,群众参与河道保洁工作的热情很高。群众意识到河道保洁关系国计民生和沿河城镇可持续发展,有很强的水患和水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反馈河道清洁情况,初步形成了河道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4、逐渐重视建章立制及定额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近年来,各县(市、区)已逐渐重视建章立制以及定额的编制和修订工作。河道长效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其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县(市、区)还在总结河道长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河道长效管理实施办法,对开展河道长效管理的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资金筹措及考核办法等作出具体规定,从而规范了河道管理工作,增强了可操作性。5、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制。各县(市、区)2006年将河道保洁所需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大部分地区都是由政府直接提供资金保障。部分县(市、区)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按照“谁受益 ,谁投资”的原则,坚持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政府补助和乡镇自筹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乡镇参与的多元化资金保障体制。

  3、目前保洁情况

  XX市实行城乡河道保洁的范围是:着重加强对城区、乡镇河道的保洁管理。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或者委托,择优确定单位或打捞队伍,对城乡区域内的河道进行保洁。进行公开招投标产生的保洁单位或打捞队伍,即承包人,要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落实保洁措施,实行长效管理,确保河道中无障碍物;水面无影响水生态的水生植物;水面无漂浮废弃物;河道管理范围内无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保证河道水面经常性清洁。

  XX市区河道保洁工作主要由温瑞塘河整治工程指挥部负责。城区范围内纳入保洁管理的河道共有60条,总长95。255公里,河岸43031m2。根据市区河道所处的位置分别确定保洁类别和保洁要求。由政府投入资金,对市区河道分成东西两片,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引入公开招投标制度,向社会公开招标河道保洁工作。力求通过对市区河道的常年保洁,达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废弃物”的保洁目标。温瑞塘河整治工程指挥部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严格落实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对市区河道采取集中和流动打捞相结合的办法,定人定段,加大对河面的保洁,每天出动船只打捞漂浮物。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大大提高了平原河网调蓄能力、改善了水质、提升了城市品位和防洪安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江南水乡特色正逐步恢复。目前XX市也采用这种模式。

  XX市城区河道保洁主要由环卫部门负责,其余河道由地方乡镇政府负责乡镇所在河道的保洁工作。农村河道保洁的资金根据“谁受益、谁负担”和政府适当补助结合的原则进行筹措。经费来源由两部分组成,由XX市政府补助50%,同时乡镇自筹50%。市水利局与当地乡镇进行考核评分,考核结果与保洁费用相挂钩。农村河道保洁乡镇是责任主体,河网连片地区以中心镇为主进行联合打捞,打捞有专业队伍进行打捞并落实长效责任制。平时由水利局人员进行巡查监督,河面也比较干净。

  XX县近年由于生产和生活污水入河现象未得到有效整治,且愈演愈烈,网箱养殖发展很快,气侯偏暖等众多因素,水葫芦再次卷“水”重来,极盛时,万全流域19000多亩的河面几乎全被覆盖,放眼望去,满眼碧绿,密密麻麻,俨然成了“绿色海洋”。水葫芦泛滥,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排涝,污染水资源水质,破坏水生态环境,沿岸农民深受其害。XX县以政府投入,每年安排固定的资金,向社会招标河道的管理维护,进行河道的长效保洁管理。历年来,水利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打捞水葫芦工作。XX县县长及水利局局长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打捞工作。水利局长多次到打捞现场督促检查,并要求有关队、所根据水葫芦分布情况,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在各方面的因素的促动下,该县打捞队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充分利用风向等因素,创新打捞方式,不遗余力。同时XX县水利局注重加强宣传,并广泛发动群众,使打捞水荷花、保护水环境成为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目前水葫芦打捞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全片约3000多亩河面的水葫芦已基本打捞上岸。

  XX县平原河道水系长1299公里,其中省市级河道73公里,县级河道122公里,村级河道1104公里。为了保障平原河道保洁工作的顺利进行,县财政专项资金2006年拨出50万元作为河道保洁费用(主要打捞水葫芦)。县政府落实河道保洁资金,制定各种河道管理制度。目前河道保洁工作主要由河道整治工程指挥部负责,将全县分为南港片、龙港片、江南片和马站片四片分别邀请信誉较好、有多年打捞经验的专业队伍进行议标。中标单位在签定合同后根据打捞情况和各河道分布范围来安排人力和物力组织以打捞水葫芦为主的河道保洁工作。河道整治工程指挥部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组织巡查小组全方位地进行实地巡查、抽查和复查,并结合乡镇和当地群众反映的情况,把河道保洁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打捞队,要求限期整改,以达到河面清洁。由于保洁措施到位,河道水质和环境大为改观,平原河网也全面顺利进入长效保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