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庆放假通知:连放4天

时间:2021-08-31

2016年黔东南州庆放假通知:连放4天

  2016年黔东南州庆放假连放4天呢,想必不少朋友都是高兴了,下面是详细内容。

  2016年黔东南州庆放假时间:7月25日(星期一)和7月26日(星期二),再加上7月23日(周六)、24日(周日)的双休。

  记者从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获悉,2016年黔东南州州庆放假时间安排为7月25日(星期一)和7月26日(星期二),再加上7月23日(周六)、24日(周日)的双休,此次黔东南州州庆小长假共有4天假期。

  据了解,每年7月23日是黔东南州成立纪念日,根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放假2天。

  相关规定: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结合本州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

  第二条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是贵州省东南部地区苗族侗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

  自治州的辖区为:凯里市、丹寨县、麻江县、黄平县、施秉县、镇远县、岑巩县、三穗县、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

  自治州的首府在凯里。

  第三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州人民政府。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州的遵守和执行。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五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行使下设区、县的市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本州实际情况的,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第六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把自治州建设成为团结、文明、民主繁荣的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州的特点和需要,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发展本州的经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逐步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

  第七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州内各族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第八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州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第二章 自治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第九条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州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本州各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选举单位依法选举产生。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除苗族、侗族的代表外,其他聚居在州内的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苗族和侗族的人员应当超过半数,并且应当有苗族侗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可以邀请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一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十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自治州人民政府对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州州长由苗族或者侗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中,苗族和侗族的人员应当超过半数,并且应当有适当数量的汉族人员,注意配备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自治州人民政府实行州长负责制。

  第十一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置工作部门和确定人员编制,并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所属的工作部门,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并且注意配备适当数量的妇女干部,尤其是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妇女干部。

  第十二条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是自治州的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监督本州各县、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州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

  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是自治州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自治州人民检察院领导本州各县、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州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和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对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十三条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和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应当有苗族侗族的公民担任院长或者副院长、检察长或者副检察长。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和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苗族、侗族人员,注意配备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第十四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通用汉语汉文,也可以使用苗语、侗语,并且可以使用苗文、侗文书写法律文书及其他文书。

  自治州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检察和审理案件。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不通晓汉语、汉文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