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研制质量分析报告(2)

时间:2021-08-31

  产品研制质量分析报告【2】

  一、基本状况

  下半年,共对全区130家(次)企业生产的5大类28个品种280批次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抽查。从检查结果显示,合格262批次,不合格18批次,批次合格率94%,比上半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全区整体产品质量状况良好。

  1、从图表看,全区5大类产品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机电产品、建材产品、化工和轻工产品批次合格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2、结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严格抓好油漆涂料、家具、服装等十类重点产品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寓监管中服务,服务中监管,帮忙企业查找不合格原因,定期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使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有明显提高。

  3、进一步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致力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透过开展普查登记、专项整治、巡查和帮扶等工作,在食品监管工作中取得卓有的成效,食品产品质量趋于稳定,食品抽查批次合格率不断提高。

二、质量状况分析

  (一)机电产品

  下半年共抽查机电类产品18批次,经检验合格17批次,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4、4%,较上半年抽查批次合格率下降了5、6个百分点,质量状况仍持续在较高不平。除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外,其余电子节能灯、脉冲点焊机、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产品批次合格率为100%,总体产品质量状况良好。

  (二)建材产品

  下半年,抽查建材类产品27批次,经检验合格26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6、2%,比上半年抽查批次合格率下降3、8个百分点。

  1、抽查水泥6批次、水泥砖、红砖5批次、人造板8批次、石灰粉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

  2、建筑门窗6批次、其中1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为83、3%,建筑门窗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抗拉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3、虽然建材产品总体批次合格率较高,但因水泥砖的生产技术含量低,建筑门窗生产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持续还须在日后的监管工作中不断加强,帮忙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三)化工产品

  半年来共抽查化工类产品39批次,经检验合格37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4、8%。其中三氯化铁1批次,合格1批次,油漆涂料38批次,合格36批次,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项目均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超出国家标准,原因是稀释剂配比过多,导致不合格。在抽查的内墙涂料中没有发现游离甲醛、铅镉等重金属超标,油漆中铅、苯等有害物质超标的状况。化工产品产品总体质量状况稳定。

  (四)轻工产品

  下半年,共抽查轻工产品95批次,经检验合格91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5、7%,与上半年批次合格率相当,产品质量状况比较稳定。

  1、抽查了压克力板、劳保手套、电话机、电子计算器、家具、面巾纸等6类轻工产品共30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批次合格率为100%,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2、抽查了鞋、手袋共59批次,经检验合格55批次,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鞋剥离强度、成型底鞋跟硬度,手袋摩擦色牢度和产品标识不规范。

  (五)食品产品

  下半年,共监督抽查食品类产品101批次,合格91批次,不合格10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0%。

  1、食品包装容器、雪糕和米、面、豆制品批次合格率为100%,非酒精饮料(包括瓶(桶)装饮用水)、月饼的批次合格率分别是88、2%、84、6%。从抽查结果看,总体抽样批次合格率稳定。本次抽查食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造成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场地卫生环境较差,工人在包装食品时不讲究卫生;灌装非酒精饮料时臭氧浓度太低,或臭氧装置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未能完全到达杀菌要求;瓶和盖在灌装前进行清洗时消毒不彻底或清洗不干净,包装桶与盖不密封或不匹配或使用回收盖,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第二次污染。

  2、本次抽查没有发现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和理化指标不合格等严重质量问题。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全面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对产品质量状况和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带给科学的依据。

  (二)对于本次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透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扶优扶强;对本次定期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找出问题加以改善,并按时对其进复查。

  (三)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拒不整改的,将移送稽查处理,加大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

  (四)继续加大对产品质量状况不稳定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重点对食品中违规超量使用添加剂,以及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等行为进行监督。

  (五)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召开生产企业质量分析会,引导企业从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环节严格把关,严格市场准入,帮忙企业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六)对须获得“qs”许可而未获得“qs”许可的生产加工企业,加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督促企业申请“qs”;对于已获得“qs”许可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对于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条件差、隐患大的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要按照“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工作原则,采取巡查、回访、年审、抽查、召回等措施加强监管,并透过帮扶引导,使其逐步具备生产条件,尽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七)进一步抓好“质量兴企”、“质量兴区”活动,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树立的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帮忙企业总结经验,推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个性要从标准、计量、质量管理及iso9000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入手,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以质量为核心,加大争创名牌产品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培育工作,鼓励企业申报中国名牌、广东省名牌和惠州名优产品,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质量水平。

【产品研制质量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1.产品质量案例分析报告

2.产品设计质量分析报告

3.产品研制技术总结报告

4.产品质量降低分析报告

5.产品质量分析报告范例

6.季度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7.药品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8.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