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知识点总结报告(2)

时间:2021-08-31

篇二:2016临床执业医师必考点知识点总结

  一、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

  1.内分泌的概念。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器官的功能:①下丘脑;②垂体。肾上腺和性腺的功能。内分泌组织:①胰岛;②肾脏;③胃肠道内分泌细胞;④前列腺素。

  2.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功能状态:①功能减退。②功能亢进。

  3.完整的内分泌疾病诊断包括:①功能诊断。②病理诊断。③病因诊断。

  4.动态功能试验:①兴奋试验。②抑制试验。定位诊断方法。

  5.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原则:①病因治疗。②免疫治疗。③对症治疗。

  二、下丘脑-垂体病

  1.垂体腺瘤的分类。

  2.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①腺瘤分泌激素过多的表现。②CH分泌过多的表现。③巨人症的表现。④肢端肥大症的表现。

  3.TSH分泌过多的表现。垂体周围组织结构受压迫的表现。

  4.垂体瘤的治疗:①手术治疗。②放射治疗。③药物治疗。

  5.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因。临床表现:①功能减退。②压迫表现。肿瘤压迫的表现。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危象。诊断依据。病因学检查方法。

  6.治疗原则:①靶腺激素替代治疗。②病因的治疗。③危象的治疗。

  7.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①下丘脑-垂体区的占位性或浸润性病变。②头外伤。③医源性。④特发性及家族性。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和多饮。

  8.临床诊断要点:①禁水-加压试验的意义。②肾性还是中枢性尿崩症鉴别方法。治疗方法:①激素替代治疗。②非激素类抗利尿药物。

  三、甲状腺疾病

  1.甲亢的病因与分类。

  2.甲亢的临床表现:①高代谢症候群。②精神、神经系统。③心血管系统。④消化系统。⑤肌肉骨骼系统。⑥生殖系统。⑦内分泌系统。⑧造血系统。甲亢的体征:①血管杂音。②震颤。③眼征。

  3.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甲亢的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4.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的适应证。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及皮疹。浸润性突眼的治疗方法。核素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表现。周期性麻痹。甲状腺危象诊治。

  5.甲状腺功能减退重要知识点:病因有四种。临床表现。成年型甲减的表现。呆小病、幼年型甲减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①对症。②激素替代。黏液水肿性昏迷的治疗。

  四、肾上腺疾病

  1.库欣综合征的病因。库欣综合征的全身各系统表现。

  2.诊断依据:①临床表现。②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病因诊断。治疗的目的是纠正高皮质

  醇血症,去除病因。①手术;②垂体放疗。③药物治疗。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重要知识点:高血压、低血钾。诊断依据:①症状。②醛固酮水平增高。影像学检查的意义。根治方法为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的特点及副作用。

  4.肾上腺危象的'表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综合治疗:①基础治疗。②病因治疗。③肾上腺危象的治疗。

  5.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血压增高的特点。儿茶酚胺过多的全身表现。儿茶酚胺与代谢产物(VMA)的临床意义。诊断性药理试验:①兴奋试验。②抑制试验。

  6.手术是唯一根治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手术前治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药物的使用:α-阻滞剂、哌唑嗪、酚妥拉明、硝普钠。

  五、糖尿病与低血糖

  1.糖尿病主要分两型,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新的诊断和分类的建议。

  2.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糖尿病的各种临床表现特点。1997年7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新的诊断标准。

  3.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①诱因;②临床表现;③治疗。急性并发症的抢救措施。

  4.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

  5.综合治疗原则。口服降血糖药物种类、适应证、禁忌证。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各种胰岛素制剂的作用。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6.低血糖症重要知识点: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时治疗是关键。

  六、五角星分割线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是K+和Mg2+,主要的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

  2.血液中HCO3-和H2CO3是最重要的缓冲对。

  3.生理情况下每日需水量2 000~2 500 ml,需氯化钠4~5 g,需氯化钾3~4 g。

  4.等渗性缺水的主要病因和诊断要点。

  5.等渗性脱水:失水=失钠,因急性体液丢失,主要丢失细胞外液。

  6.低渗性脱水:失水<失钠,因慢性失液,只补液体未补钠,细胞外脱水重。

  7.高渗性脱水:失水>失钠,因水摄入不足或水分排除过多,细胞内液脱水严重。

  8.低钾血症最早出现肌无力,心电图变化特征是T波低平或倒置,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或有U波。

  9.反常性酸性尿。

  10.补钾时应注意:尿量>40 ml/h,浓度<0.3%,滴数80滴/min,补给量<6~8g/24 h。

  11.高钾血症心电图特征:T波高尖,QT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

  12.高钾血症的治疗。13.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的症状,呼出气体有酮味。尿液pH值<7.35、HCO3-下降。

  14.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溶液,补液量(ml)=[27-病人CO2CP值(mmol/L)]×体重(kg)×0.3。

  15.代谢性碱中毒病人呼吸浅而慢,可伴有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表现。

  16.补液量=生理需要量+已经丧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水2 000~2 500 ml,氯化

  钠4~5 g,氯化钾3~6 g。

  七、传染病概论

  1.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2.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有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感染。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4.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有病原体、传染性、有流行病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5.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35种。篇三:2016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资料

  1.感染性脾大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皮肤淤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脾大一般为轻度,质软。这类疾病包括伤寒、败血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等疾病,一般通过相应病原体检测可作出诊断。

  2.肝硬化有肝炎或血吸虫感染等病史,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不适、出血倾向、腹水等,体检见腹壁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多为轻、中度肿大,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者可表现为巨脾,晚期可发生脾功能亢进。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B超等检查可作出诊断。

  3.慢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所致的脾脏肿大,一般为轻、中度肿大,症状有贫血、黄疸等,实验室检查可有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系明显增生活跃、血清间接或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原增高。

  4.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病程发展快,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等症状,脾脏多呈轻度肿大;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随着病情发展,脾脏可高度肿大。外周血检查可见未成熟早期白细胞,骨髓象可见大量原始细胞或幼稚白细胞,一般根据外周血象、骨髓穿刺检查可区分各型白血病。

  5.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表现为无痛性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发热、肝脏肿大。脾脏呈轻、中度肿大多见,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及骨髓涂片可发现R-S细胞或淋巴瘤细胞。

  6.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表现有不明原因的发热、衰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大等,甚至脾脏可显著肿大,一般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涂片或淋巴结活检如能发现恶性组织细胞则可确立诊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可协助诊断。

  上述的知识点是大家在初期复习要熟练掌握的,除了学习书本,

  加强练习之外,还需要大家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这就需要大家学习2016《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这本书里的框架思路明确,让考生对整个知识有着更加系统的学习和认知。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知识点总结报告】相关文章:

1.临床实习总结报告

2.护士临床实习总结报告

3.临床护理实习总结报告

4.临床医院实习总结报告范文

5.函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报告

6.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分类总结报告

7.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报告

8.年会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