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后道年终总结报告

时间:2021-08-31

服装厂后道年终总结报告

服装厂后道年终总结篇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公司坚决贯彻执行贵公司的各项管理要求,按照年初制定的产量、质量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你们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14年度在产量、质量方面,工作基本达到贵公司年初的指标和要求,其间也出现过几次质量方面的问题,经过检讨和改进,加强质量控制力度,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为了更好的与贵公司和作,、我们作出2015年的工作计划

一、人员储备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将逐步加大质量部工作力度、考虑增加质量部人员:质量工程师1人,巡检2人,检包4人,总检1人。

二、人员培训

  15年度在14年度培训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公司一线人员的技术能力、质量意识,以及管理人员的管控能力 。

  1、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一线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等培训;

  2、每周一次,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培训;

  3、每季度对车间主任及以上人员进行更进一步的现场管理培训。

三、加大质量工作的力度

  为加大全体人员对质量提升工作的热情,形成全员抓质量促生产的氛围,新的一年更需要在质量方面加大力度。

  1、加强对车间主任等管理人员的质量考核,提升管理人员质控意识及质控能力;

  2、加强对批量质量不良的考核力度,切实杜绝批量不良的发生;

  3、提升后道工序质量奖励幅度,加强对“不接收、不制造、不流转”要求执行的考核,对严格“三不”的后道工序作业人员严格对照实施奖励,激发职工质量控制的积极性,提升产品质量。

  4、严格实行月度质量绩效考核,工资结算纳入质量绩效考核得分进行考核。

  5、为了更好的为贵公司做好配套服务、以保证质量、我们导入TS16949认证,力争在3月份通过考核认证拿到证书。

四:加强现场管理力度

  1:车间全面推行5s

  2:实施看板管理

  3:导入PDCA工作模式

  4:责任到人、提升执行力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力争在交期、质量 、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在此祝愿贵公司在新的一年里:

  “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服装厂后道年终总结篇三

  20xx年在紧张和忙碌中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这一年,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工业工程科将深刻地对本科室一年来的工作及得失作出细致的总结,同时祈愿我们公司明年会更好。

一、生产计划管理

  20xx年共下达工单##个,共计######片电池组件,目前生产完成#####片,完成成品入库#####片,生产其成品率为#####%,良品率为#####%。针对生产计划管理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协调生产 合理调度

  根据公司生产安排及时下达生产工单,平衡调整各项原辅材料、生产物料,合理进行生产调度和协调生产。在协调与调度方面我们没有被动执行领导安排,而是采用事前谋划和预测的方式确保工单下达的及时性和调度的合理性。例如:生产工单的下达问题,工单计划不仅仅是生产的任务书也是公司财务进行账目核算的基础,因此工单下达之前物料人员会提前了解公司近期需要与库存材料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提交合理化建议;工单下达时为保证工单下达的准确性,我们除向生产科长递交工单计划书外,还会向各关键岗位操作人员说明情况;工单执行过程中,物料人员会不定期通过erp系统、车间现场记录表检查工单的执行情况,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各科进行处理。通过这“事前预测”与“事中控制”的有效措施,20xx年我们没有一次因为工单问题使我们的生产间断,也没有一次因为生产工单不清楚造成仓库无法入库、财务无法做账的情况。

  2、认真上报各种生产统计报表及生产数据。

  生产管理涉及的统计及报表数据繁多,从每天的产量日报到周报、月底盘点等等的统计表格,此外还有众多的随机临时报表。这些报表既是各生产科考核的依据更是公司领导掌握和了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材料供应、机器设备的运转状况的窗口。所以这些报表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就显的更为重要,因此我们用“两个第一”来要求数据统计人员:

  1)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各种报表;

  2)第一时间将生产报表发给各相关领导;我们的数据统计人员也认真贯彻执行了“两个第一”制度。在过去的一年中部门领导和公司领导多次通过我们提交的报表发现了产线存在的异常和问题,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了生产计划,为公司减少了损失。

二、生产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可以说是工业工程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及生产环境等等影响生产的因素的'分析管理都离不开现场管理,要想提高、要想改善更是需要经过现场管理的流程去做到,因此工业工程科采用现场走动管理的模式去深入一线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对不严密的制度及时汇报领导进行制度调整和完善;对不合理的工序流程,不合理的人员配置及时协调相关人员进行论证;对制度执行不到位,责任落实不下去的及时找相关人员座谈;对违反工作纪律,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及时进行处理。这一年来我们完善和制定《生产部管理奖罚制度》、《洁净服清洗制度》等13项车间管理制度;规范及细化了后道退火、焊线、叠层、层压等9项工序的工作流程;并对上班期间睡岗、串岗,不按6s规定进行清扫整顿的15人进行了通报和罚款处理有效的严肃了工作纪律。

  回顾一年的生产现场管理可以概括为4个显著:

  1、通过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其执行性显著增加

  我们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往往会因为站位不同使制度丧失一些公平性,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公平性不强的制度是很难得到贯彻执行的,因此我们每制定一项制定之前都会充分了解基层一线员工的看法,让他们尽情的提一些意见,充分发挥生产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合理的建议我们积极采纳,不合理的看法我们我们提前做好解释,以免制度一公布大家一片“嘘”声,

  使其丧失执行性;对以前不合理的制度也同样给大家提建议的机会,充分了解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对各项制度进行修改,修改后其执行性显著增加。例如:以前我们在制定对人为异常罚款无论是报废电池片还是报废组件都是30元,意义不在于罚钱,主要是增加大家的责任意识,但是后来大家建议报废电池片和组件的罚款应该有些区别,针对员工的意见我们对制度做了调整,采用阶梯处罚制度,报废组件的罚款要相对高一些,这样一来大家都没有意见了,大家都没意见了,制度的执行力就得到了显著增加。

  2、通过工序流程的细化,异常的可追溯性显著提升

  针对各科经常因为产线异常问题扯皮,找不到真正责任人,找不到异常的真正根源,因此我们对产线中容易出异常的工序反复摸索研究、讨论制定了一些制度和方法,包括:控制关键岗位留片数量、规范交接班检查制度、电池片上做标记等方法细化了工序流程,有效的避免的科与科之间,工序与工序之间相互扯皮的问题。例如:经常由于层压有异物的问题相互扯不清楚,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就要求叠层、层压人员工作时在做的产品上标上标记,有了问题就很容易查找了,责任人是谁,什么原因造成的,一查就很清楚。经过这一些方法应用,异常的可追溯性明显提升,大大方便了我们分析异常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员工的责任心。

  3、通过走动式管理,违章、违纪现象显著减少

  现在企业针对90后新生代如何去管理,都是比较头疼的事情,工作中出了问题对其说轻了起不到教育作用,说重了撂挑子不干了,所以说非常难以管理,我们的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非常让人头疼。但经过这一年多的生产管理也让我们摸到了一点门道,其实我们需要做并不是太难,主要还是多沟通、多交流、多发现他们的亮光点,对公司的制度要反复的向他们灌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结合走动式管理模式,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管理工作:首先是引导教育,在工作生活中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看法,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教育鼓励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第二、有效监督,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时常出现在他们身旁发现违章、违纪苗头的及时制止,迫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第三、处罚,屡教不改者,一定要进行经济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目前车间违章、违纪现象显著减少。

  4、通过6s督导检查,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我们始终坚持每周两次的车间6s督导检查制度,对亮点进行宣传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对不足之处进行曝光以起到鞭策的作用 。我们一年来经过曝光改善的的项目达到30余项,包括:磨边区玻璃放置安全问题、物流通道组件放置问题、车间众多的卫生死角、员工个人物品的放置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有效的督导检查中目前已得到了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