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实验报告(2)

时间:2021-08-31

实习总结

  为期两个星期的生产实习转眼就过了,回顾实习生活,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通过实习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在生产中,从而进一步的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环境知识,使我对环境工程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由于时间短暂,感到有一些遗憾对环境处理的许多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看,听人讲的流程和工艺,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的实习收获还是不错的,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是我大学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课,因此,感谢学校和老师能够给我提供这样一次的机会。

篇二:《生产运作管理》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企业生产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分析信息放大效应对整个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影响,掌握库存决策基本方法及原理;

  (3)分析信息放大效应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4)计算信息放大数据,并绘制信息放大效应效果曲线;

  (5)建立供应链管理和库存管理优化的基本思想.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初始假定

  某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产品每年的销售量都呈现一种相似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已知去年12个月中A产品的最大销售量为4500,B产品的最大销售量为2000,预计今年的销售量可能比曲线的预期水平多或少25%。

  2、受生产能力的约束,在产量上,两种产品有九种可能的组合。

  除了这九种可能的组合,每两组之间可设置若干可能的组合。

四、实验步骤:

  1、每月开始时,每队选择一种可能的产品组合。

  2、当每一队做出决策后,宣布该月实际的订货量。

  3、各队计算出期末库存量以及库存、缺货和加班成本。

  4、12个月结束后,累计成本最低的小组为优胜者。

五、计算说明:

  1、 A、B产品的生产产量只能从产品组合中选择,容许停产。

  2、 当月期初库存量=前月期末库存量

  3、 可供销售量=期初库存量+生产数量

  4、 期末库存量=可供销售量-需求量(可以为负数)

  5、 缺货量=需求量-可供销售量(可以为负数)

  6、 库存成本=1/2(期初库存量+期末库存量)*单位库存费用

  7、 总存货成本=A产品库存成本+B产品库存成本

  8、 总缺货成本= A产品缺货成本+B产品缺货成本

  9、 如果选择产品组合是在50%加班情况下,加班费用为20000元

  10、当期总成本=总存货成本+总缺货成本+加班成本

  11、当期累计成本=前期累计成本+当期总成本

六、实验要求

  1、本实验按教学进度计划在课堂进行。

  2、时间为2课时。

  3、实验结束后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按实验目的须独立完成。

篇三:生产运作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生产运作管理实验是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企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方式和方法,提升管理能力。该课程涉及供应链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复杂、抽象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各位学生去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接近企业实战,会遇到企业生产管理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学生们必须一同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这个参与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就是在这样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生们可以学到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感受到管理真谛,并可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突显出团队的协作精神,培养学生作为企业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使用工具、材料

  1.金蝶K3软件及配套电脑设备

  2.生产管理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过程(操作步骤、过程的简要介绍)

  本次模拟实验,主要是模拟南海海工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运营管理。通过对南海海工实业有限公司的套账、物料、生产作业计划等的录入和安排,让我们认识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中的详细流程和要求。

  本次模拟试验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账套初始化、生产基础资料练习、计划管理系统练习和生产车间管理练习。

  (一)账套初始化

  套账初始化模块为企业各生产部门和物料以及员工资料进行录入和代码设置,是整个实验开始的数据基础。其中包括了增加工作中心资料、增加工序资料和增加物料资料三个部分:

  第一节 增加工作中心资料

  首先我们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功能、流程、使用方法等。然年后根据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依次录入工作中心代码、工作中心全名、工作中心名称以及所属部门等信息。其中又包括了剪切、冲压、机加等部门,为不同的部门进行工作分配和代码设置。

  第二节 增加工序资料

  进行各工序代码设置和各工序录入,熟悉生产所需工序,确认各工序之间的所属关系和

  彼此联系,为企业生产计划确定工序。

  第三节 增加物料资料

  这部分内容相对较多也比较繁琐,输入的信息也比较多。计价方法:原材料、半成品的计价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产成品的计价方法采用分批认定法(批内移动平均)。

  会计科目:所有原材料的销售收入科目为5102,销售成本科目为5405,存货科目为1211 所有半成品的销售收入科目为5102,销售成本科目为5405,存货科目为1241

  所有产成品的销售收入科目为5101,销售成本科目为5401,存货科目为1243

  默认仓库:原材料都入原料仓,半成品入半成品仓,产成品入产成品仓。

  除ABS料和ABS水口料的数量精度为2,其余物料的数量精度为0,所有物料的单价精度为2。

  (二)生产基础资料练习

  这部分主要要求我们掌握K/3生产制造系统生产基础资料的处理工作,并录入生产基础资料的相关数据,并掌握如何维护。深刻理解物料属性设置与BOM类型的关系,理解BOM类型的应用场景。重点掌握BOM的维护功能。

  1. 基础资料维护

  (1)增加资源清单资料,资源代码、名称、所属工作中心、关键资源否。记录每日加班班次和加班效率。

  (2)维护生产类型录入类型代码、类型名称工序检验来源为生产任务还是工序汇报。

  (3)维护工种,录入工种名称、工种代码、标准工资和备注记录。

  (4)维护班制。

  (5)维护生产线和物料对应关系,记录海工电扇和电扇头分别对应的两个不同生产线的不同关系。

  (6)维护工艺路线,对工序一到工序五共五个不同工序路线进行维护。

  (7)维护物料清单,在建立BOM时,首先要检查物料的属性设置是否正确,结合实际企业的业务场景,来理解和体会BOM类型的应用,体会BOM设置中几个关键参数,如偏置期、是否倒冲、损耗率、计划百分比等。

  (8)在BOM建立完毕之后,进行低位码维护。

  2. 工程变更与物料替代练习

  (1)设置工程变更系统参数,建立工程变更申请,并审核,进行工程变更。

  (2)先建立物料替代关系,然后进行物料替代关系嵌套检查。

  (三)计划管理系统练习

  在完成基础数据和生产数据的录入以后,根据我们实验过程中所处理的数据,掌握主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掌握销售预测的编制、掌握主生产计划的系统参数设置、掌握主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

  1. 编制销售预测

  (1)增加产品销售预测单,确定产品购买客户和所需数量预计生产开工日期和完工时间。

  (2)将采购申请与产品预测关联,确认采购订单采购数量日期,以及是否交货。

  (3)建立销售订单,并进行销售预测准确率分析,根据销售订单确定所交货物。

  (4)进行预测冲销

  2. 编制和维护主生产计划

  (1)设置计划展望期。

  (2)维护MPS计划方案,深刻理解MPS中各项参数的含义,以及对业务的影响关系。

  (3)根据前面录入的销售预测和销售订单,按照MTO的模式进行MPS计算。

  (4)查看MPS计算的结果,根据需要进行计划结果维护。

  (5)审核MPS计划订单。

  (6)查看MPS的查询功能,进行需求反查。

  (7)查看MPS的日志,了解日志的内容。

  3. 物料需求计划练习

  (1)设置物料需求计划系统参数,维护计划展望期,维护MRP计划方案,查看MRP的系统参数设置。

  (2)计算MRP,选取MPS的计算结果,按照MRP的向导进行计算。

  (3)维护和查询MRP,查看MRP的计算结果,并进行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的投放,查看MPS/MRP的相关报表。

  (4)MRP日志,查看MRP日志,了解MRP的计算过程。

  (5)项目MRP,维护项目MRP的计算方案,增加销售订单,按照项目MRP进行计算,查询项目MRP的计算结果。

【生产运作管理实验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tracepro实验报告范文

2.噪声实验报告范文

3.SRDP实验报告范文

4.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5.中医实验报告的范文

6.科技实验报告范文

7.精馏实验报告范文

8.实验报告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