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基础实训报告

时间:2021-08-31

土力学地基基础实训报告

 

  地基基础实习报告

  实习的目的

  1、 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2、 培养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为后续课堂的学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 了解基础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会野外手机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实习的内容及时间安排

  1、 浅基础实习:参观1天

  2、 桩基础实习:参观1天

  3、 基坑工程实习:参观1天

  4、 吊装工程实习:参观一天

  实习的组织方式

  基础实习的组织方式是主要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一级这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

  1、 集中实习方式

  这种方式是与当地建筑施工企业签订长期生产实习基地协议,实习前联系安排妥当后,有学校选派优秀指导老师带队,组织教学班集体前往实习地点,同时聘请长期从事现场技术工作的工程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

  2、 分散实习方式

  这种方式是自己提前利用业余时间,带着学校统一开出的实习联系函,自行联系离家货离学校较近的且符合实习教学内容的施工企业和工地,找到接受单位后,带回接受回执,按时到实习地点展开实习。

  3、 小组集中、集体分散实习方式

  这种方式是前两种方式的综合,将每两个教学班分散成若干实习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根据现场能承受的岗位及食宿条件而定,每位指导老师负责2~3个点得实习指导工作。

  实习的要求

  1、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

  2、 认真独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包括:实习报告和专题调研报告(对在实习中遇到的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新内容进行专题调研)

  3、 培养良好的就业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1) 树立“三个观念”

  1) 主动学习观念

  2) 吃苦耐劳、勤奋学习的观念

  3) 全面学习的观念

  (2) 做到“五勤”

  1) 手勤、嘴勤、腿勤、眼勤、脑勤。

  (3) 实现四个转化

  1) 由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向既注重理论更注重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转换。

  2) 由在学习生活中只顾个人利益向在工作中懂得与别人协调配合转化。

  3) 由一来学校、家长向在社会上能独立自主、主动帮助别人转化。

  4) 由在学校内只追求考试成绩向在工作中求实际效率转化。

其它主意事项

  (1) 安全

  1) 进入实习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2)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3) 施工现场机械、用电设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4) 施工现场设有警戒标志地区,不得进入。

  5) 不得站在正在工作的吊车的工作范围内。

  6) 在工地上行走时应注意上下左右是否有不安全隐患,如地面的”朝天钉” 、

  顶棚和侧面突出的支架、钢筋头等。

  (2) 纪律

  1) 严格遵守实习所在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

  2) 服从工人师傅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与指挥。

  3) 服从劳动纪律,按时签到,又是离开工地要报告,不得无故迟到和早退。

  4) 不得酗酒闹事,不得打架吵嘴。不得在工地打扑克、下棋等。

  5) 着装应符合规定要求。

  (3) 实习计划

  进入实习工地,应注意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一般可利用刚开始的时间,了解、熟悉工地的总体情况后制定,并且按计划展开实习。

  实习的第一天

  一、xxx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

  二、 实习地点:

  登峰大道以东琴江路以北

  三、 实习单位:

  华润置地(赣州)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华润中心A区

  建设地点:赣州市

  建设单位:华润置地(赣州)有限公司

  使用功能:居民楼

  建筑规模:159603m 2

  用地面积:30388.74m 2

  建筑密度:36.48%

  基坑开挖施工工艺 一、深基坑施工基坑排水、降水方法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开挖底面标高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或沟槽)时,由于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地下水的存在,非但土方开挖困难,费工费时,边坡易于塌方,

  而且会导致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工程竣工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开裂或破坏。因此,基坑槽开挖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1、排水方法:

  基坑、沟槽开挖时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本工程主要采用设明沟、集水井排水法。

  为确保土方开挖时基坑边坡稳定,使坑内无积水,采取如下措施。

  (1)基坑外排水,采取在基坑周围设1.2m宽散水护坡,将地表水截入场内明沟内,经三次沉淀后,进入城市地下水道。

  (2)基坑内排水,采取在基坑底砖胎模侧形成集水沟,在集水沟两端挖掘集水井,具体尺寸如下:集水沟呈倒梯形,上口宽500mm,下口宽300mm,低于坑底0.5m。集水井孔径0.8m,低于坑底标高1m,放置潜水泵于集水井内,集水后用潜水泵接软管扬程流至场内明沟内。

  2、排水机具的选用

  基坑排水广泛采用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真空及虹吸泵等。

  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当基坑涌水量Q<20m3/h,可用隔膜式泵或潜水电泵;当q在20-60m3/h,可用隔膜式或离心式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60 m3/h,多用离心式水泵。隔膜式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水泵的技术性能选用。根据实际水量的大小,决定采用降水机械的台数及型号。当基坑涌水量很小,亦可采用人力提水桶、手摇泵或水龙车等将水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