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简报

时间:2021-08-31

  为了发展村级经济,帮助村民摆脱贫困,我们一些地区县、镇领导和机关干部主动与一些村结对帮扶, 在一些贫困村进行蹲点,即我们说的驻村,这样的干部我们也称其为驻村干部。下面是中国人才网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简报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金沙县原箐门乡是省级一类贫困乡镇,辖8个行政村,为加快该乡同步小康工作进程,在今年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5个驻村工作组帮扶其中5个村,市食药监局等5个市直单位共选了12名干部参与同步小康驻村,加上原箐门乡选派的干部和本村农村知识青年,5个工作组共30人,组长均由市直单位派驻的干部担任。今年9月,金沙县行政区划调整,其中原箐门乡和平坝乡合并为平坝镇,派驻原箐门乡的驻村干部统一划归平坝镇管理。“东家”易主,驻村干部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不适应”,而是以积极主动力的姿态,倾情投入到平坝镇的全面小康建设中。

  撤乡并镇之初,原箐门乡部分群众意见很大:觉得自己是贫困地区群众,原平坝乡是“发达”乡镇,合并后将“寄人篱下”,以后办事不方便,怕被区别对待……种种顾虑难免会影响群众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情况,驻村干部多次走家串户倾听群众的想法,疏导他们的情绪,为他们一一解释撤乡并镇的好处,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使群众了解并支持这一政策,积极参与平坝镇的建设。不仅如此,为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变化,驻村工作组积极主动与平坝镇党委、政府对接工作,认真了解平坝镇的基本情况及未来规划等,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部署做好宣传动员,使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好地得到群众支持。

  大山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张驹同志是市实验高中选派的干部,相比市直单位选派的其他干部来说,他的“资格”相对较老,去年就是市直党建扶贫工作队帮扶箐门乡的一名“老队员”。在谈到如何适应撤乡并镇后带来的工作变化时,张驹说:“行政区划调整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区域的长远发展和全县的整体规划,我们驻村干部不但要大力支持和理解,还要向群众宣传讲解撤乡并镇的好处,同时,我们要积极主动与新的党委、政府对接,及时了解新的规划部署,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确保年初制定的帮扶计划全部实现!”今年,大山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年初制定的6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实现,建设完善了人畜饮水工程,铺设管道118720米、建水池42立方,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发展态势良好,优质玉米示范基地建设得到巩固,“五特产品”初见成效,帮助硬化农户院坝65户,硬化农户连户路2.87千米。目前,大山村驻村干部正全力投入到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村‘两委’班子是带领全村人民奔小康的‘火车头’,帮助村选出合格的‘两委’班子,我们驻村干部责无旁贷!”谈到当前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张驹如是说。

  新寨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廖满坤是毕节市无线电管理分局选派的干部,虽然年纪不大,但言行举止间流露出成熟与稳重,脸上随时挂着笑容,加上他良好的口才,和当地群众很“摆得来”。谈起驻村工作,他可以从最初的走家串户,到帮助春耕生产、开展“双诚信双承诺”、实施“两个硬化”,再到当前的村“两委”换届选举,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谈到区划调整这件事时,廖满坤这样说:“现在箐门乡并到平坝镇了,虽说我们去镇政府开会啊、汇报工作啊要远点,但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群众,就是好事情。无论区划如何调整,我们对所驻村的感情不会变、帮扶的力度不会减、真蹲实驻的作风不会丢!”就在11月6日,他争取到省无线电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卢宝国在省局和市分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到平坝镇开展党建帮扶和调研活动,为平坝镇新寨村贫困党员、贫困家庭、危房家庭、困难村民缴纳合作医疗保险金,向贫困儿童发放帮扶资金共计13000元;同时,还帮助新寨村解决村级公共设施维护资金2000元和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专项建设资金5000元。

  自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以来,市直单位派驻原箐门乡的干部始终坚持真蹲实驻、真帮实干,带领工作组其他成员共走访群众30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2个,协调帮扶资金19.55万元,落实帮扶项目2个。在下步工作中,我们期待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为驻地群众早日实现小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