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工作简报2则

时间:2021-08-31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1】

  春天到了,各涉农部门及有关单位相继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切实有效措施,加大了资金筹措、农用物资调运、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全力以赴投入到春耕准备工作中,确保五桥春耕备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春耕备耕主要特征

  1、目标任务明确。2005年,按照重庆市、万州区及五桥党工委、管委会对农村工作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各地继续坚持扩粮稳油调结构,改善品质提效益,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继续增加为指导思想,力争完成粮食播栽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在2004年基础上增加1%以上,并以文件形式将2005年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社。

  2、组织领导加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重庆市、万州区农村政策措施,确保2005年粮油生产的稳步提高,农业局专门成立了粮油生产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把保护好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当前解决“三农”工作的重中之中,分片包乡组织落实,确保春耕备耕有序开展。

  3、培训关键技术。入冬以来,五桥农业局通过逢场技术咨询、送科技下乡、发放技术资料、集中授课与现场演示、播放录像等多种形式,加大农技宣传与培训力度,向农民讲授避灾争早保温技术、良种技术、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及相关的农业法律、法规、政策。截至2月1日,局科技人员下乡协助各镇乡指导培训农民学用技术1.64万人,发放技术资料1.6万册(份)。

  4、落实示范样板。一是规划落实了3个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即脱毒马铃薯、脱毒红苕、优质稻项目。二是落实了7大特色高效示范:即1万亩优质稻再生稻高产示范、1万亩脱毒高淀粉红苕示范、1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0.5万亩早市地膜洋芋高效示范、0.5万亩稻草覆盖秋洋芋高产栽培示范、稻田双免耕栽培技术示范、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

  5、春耕物质供货充足。由于各级各地组织得力,行动早,农用物资准备充足。据调查,目前全五桥已储备杂交稻种40多万公斤。其中宜香优、D优、Q优等优质稻30万公斤以上,占75%。已储备杂交玉米种25万公斤,其中临奥1号、奥玉17、东丹60等粮饲兼用型高产优质玉米种20万公斤,占80%以上。已组织调运农药400多吨,储备化肥4000余吨,农膜50余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

  6、农资市场整顿有序进行。农业局执法大队联合工商等部门,分片开展农资政策宣传,严厉打击未审定品种和劣种进入农资市场,规范经销行为,确保农业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1、农资价格上涨,影响了农民对农资的购买力。据调查:目前万州尿素每吨1800元左右,较去年上涨250元以上;碳铵每吨550元,上涨150元以上;磷肥每吨450元,上涨50元。导致农民用于春耕的化肥购买量不足去年同期的30%。“两杂”种子由于均属企业化销售,种子价位较高,绝大部分农民持观望态度,入户种子不足40%。

  2、春耕春播资金缺口大,农民难以扩大再生产。据调查,今年五桥春耕备耕所需生产资金3500万元以上,缺口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

  3、种子销售渠道多,经销商科技知识贫乏。目前五桥经营各农资商品的经销商,绝大部分是私营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他们对种子的性能、适应范围等基本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不能给农民提供正确的引导和优质服务,从而严重的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也加大了农业执法部门的管理难度。

  4、伪劣农资商品的经销仍有生存空间。由于绝大部分农民手中资金短缺,再加上识别真伪的能力差,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时贪图便宜,不管质量好坏,从而给一些不法商贩造成了可乘之机,阻碍了优质品种的推广普及。

  三、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春耕生产的领导力度,积极组织、合理调配春耕生产所须资金,对部分农民缺钱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要给予扶持,要继续加强对春耕生产的检查、指导和督办。

  2、加强优质品种的宣传、示范力度,树立农技站的主渠道地位,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和优质高产新品种。

  3、进一步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工作力度,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4、组织技术指导班子,全力搞好春耕春播技术指导和高效示范建设,确保避灾增产实用技术入户,推动农业生产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