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小康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汇报

时间:2021-08-31

  今天CN人才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同步小康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汇报,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

  今年,阳春三月,来自省市县乡四级选派的2451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背上行囊,怀揣梦想,奔赴到全县454个村,扎根基层,以“钉钉子”的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深入开展“民情四法”,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探索“三变”模式,奏响了村美民富小康曲。

  干部召回制激发新动力

  “以前觉得驻村工作很简单,现在工作不实、干不出成绩就要被召回……”

  盘县创新驻村干部工作管理机制,推出驻村干部“召回”制度。全县健全乡镇为主、部门倒挂、村级监管的驻村干部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加大驻村干部巡回检查力度,建立驻村工作“高压线”,把驻村干部纳入县纪委、督查室日常督查范畴,实行驻村工作督查通报约谈制度,采取不定期不定时的督查,对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打不开工作局面的,采取召回一批、调换一批、通报一批的方式,对驻村干部进行问责,防止走过场。督查中,连续2次被通报批评的驻村干部,由原单位召回重派。凡是驻村被召回和通报的,年终一律取消各种评优。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驻村干部督查3次,督查了120多个村的700多名驻村干部,有效推进驻村干部真驻、真干、真帮扶。

  提高待遇。县委将县各单位选派的驻村干部生活补贴从每月500元提高到每月1000元,并预留100个职位给驻村干部,着力将组织放心、群众认可、会发展、会服务的驻村干部用起来,解决驻村干部发展导向的难题,让大家干有所盼、干有所望。同时,实行选派单位与所驻乡镇(街道)和村倒挂考核机制,实现干部个人驻村,单位整体帮扶。

  重管理、强保障,不断增强驻村工作的内生动力。自3月以来,全县驻村干部共帮助协调项目98个,协调资金2100余万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1571个,化解矛盾纠纷837起。

  “民情四法”架起“连心桥”

  “老伴,你看,小许照的相片太好看了,你看上去一点不老,很精神!”普古乡舍烹村83岁的王成周老人拿着驻村干部许斌送去的相片对老伴说。

  “我已经帮你建立民情档案,计划发起爱心捐款筹集资金,同时到相关部门申请项目和资金,力争今年帮助你家把房屋修了。”王成周老伴半身不遂,大儿子智力障碍,全家挤在破烂房子里,靠低保过日子。听到许斌的话,王成周不停地说:“你真是个大好人,活菩萨!”

  “大好人、活菩萨”。这是群众对驻村干部最真挚的感谢。广大驻村干部访贫问苦、捐款捐物、解困纾难。一张小小的相片,拉近了和老百姓的距离;一份民情订单,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在盘县,驻村干部用真情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为强化驻村工作职责,解决驻村“干什么”、考核“评什么”,盘县推出驻村工作“民情四法”(民情日记、民情相片、民情订单、民情档案)。

  民情日记塑造“四有”干部。通过“每周一评”、“每月一晒”、民情日记征文比赛等方式,培养一批“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优秀驻村干部。民情相片记载激情岁月。驻村干部用手中的相机、手机记录和报送“工程项目进程图”、“村容村貌变化图”、“基础设施变迁图”、“驻村工作实时记录”等图片,拍摄全家福、老人照、一寸照存档相片,驻村干部用它们记录发展、记录真情。

  民情订单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向“最好一公里”迈进。驻村干部发放、征求,制定“民情订单”,审核、签字、销单、承诺,畅通县、乡、村三级服务通道,服务群众无距离。民情档案疏通同步小康的康庄大道。建立“民情档案”,一村一档,一户一档,一事一档,分类立档,实现贫困户帮扶有的放矢,确保项目、资金跟踪有条不紊。

  广大驻村干部认真开展“民情四法”,白天走访调研了解情况,用相机、手机拍摄和报送民情图片,夜晚书写民情日记,建立订单和帮扶档案,驻村干部们真蹲实驻,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助推小康建设。截止目前,驻村干部已书写民情日记5000余篇,征求民情订单1200余条,已销号完成800余条。

  筑牢“四平台”当好小康建设主力军

  “以前,只知道SYB是创业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明白了驻村干部也要创业,要鼓励村民发展小微企业、‘三来’企业等,带动更多的村民创业,提高增收致富的本领。”5月12日至16日,盘县在普古乡舍烹村和淤泥乡岩博村对480名驻村干部进行SYB创业培训,增强驻村干部的经济“造血”功能,动员驻村干部运用好“3个15万”等优惠政策,通过领办、引办、自办、帮办等方式,鼓励村民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三来企业,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为加强对驻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培训,盘县从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农业局、县扶贫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培训团队,开设“同步小康流动课堂” 、“盘州周末大讲堂”驻村干部培训班,对驻村干部进行系统培训。截止目前,“流动课堂”和“盘州周末大讲堂”共开展13期,培训驻村干部1400余人次。

  “没想到我们提交的订单很快就得到了批复,现在我们是一个人驻村,单位整体帮扶。”县农业局选派到乐民镇麻玉岗村的驻村干部朱强说。盘县将驻村工作与选派单位考核倒挂,单位当好娘家人,每月召开驻村工作例会,每星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加强对驻村工作的指导,使驻村工作迅速推进。盘县还建立了订单服务帮扶平台,驻村干部有订单需求,帮扶指导就到哪里。洒基镇锅厂河村村民发生火灾,驻村干部朱娇提交了帮扶清单,单位领导立即为火灾受损村民送去2000元慰问金。

  盘县以干事创业、培训提升、宣传展示、驻村帮扶四个平台筑牢了干事创业支撑点,激发了驻村干部的内生动力,为全面建设小康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普古乡积极探索驻村工作新方法,将舍烹村、播秋村等8个村组建联合驻村工作队,各村驻村干部联合起来办公,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推进、共同发展。驻村3个月来,联合驻村工作队已经联合办公20余次,走访慰问群众200余人,提出发展意见20余个,协调争取项目10个。马依镇驻村干部深入开展“爱学习、爱领导、爱祖国”教育活动,掀起理想信念教育热潮。

  “三变”走出发展新路

  “我们要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发展模式,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通过组建合作社,规模化连片种植折耳根、生姜等,扩宽群众发展的路子,还可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马依镇补嘎村驻村干部沈湘在群众会议上反复动员。

  在驻村工作中,广大驻村干部敢想敢干敢实践,结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购买服务、“3155”工程、“绿色贵州”建设等工作,积极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三变”新模式,把破碎的土地集中起来、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扶贫资金整合起来、传统种植改变过来,破解小康发展“瓶颈”,探索出精准扶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推进农村大发展面貌大改变。

  滑石乡岩脚村驻村干部李维启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模式,利用集体荒山与园区合作经营农业生态馆,每年固定分红30万元,使荒废的土地变身宝地;利用哒啦仙湖经营权和水面资源合作开发水上游乐园,使荒废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让山旮旯变身“聚宝盆”,使村容村貌大改变,村民得到大发展。

  平关镇龙吉村驻村干部张维礼从村集体经济“脱壳”入手,帮助村里成立了腾源劳务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项目实施,发展经果林种植,预计今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30万元。

  盘县广大驻村干部积极运用好“3个15万”等政策,支持和鼓励村级组织创办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到今年10月,在驻村干部的助推下,盘县将全部消除“空壳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4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