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4)

时间:2021-08-31

  三、下一步扶贫工作重点

  (一)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肃南作为生态大县,改善生态是治贫的根本,也是发展的根基。从肃南的实际分析,当前我县贫困片区表现为“四位一体”的特点,即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交织在一起。这种特点决定了我县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不可能采用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型的扶贫形式,而且从长远的国家战略利益来看,这些地区应该建设成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从目前看,我县仍有4903名农牧民群众生活在祁连山生态核心区,2363名农牧民生活在生态缓冲区。因此,必须以解决生态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根本,把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策略,优先将肃南列为生态屏障补偿试验区,落实水资源补偿费,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为生态公益林经营者免费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为其基本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同时,通过“三三制”的办法,即:落实国家生态补偿资金,将地处祁连山核心区1/3的农牧村人口直接转为生态管护人员;培育多元富民产业,1/3的农牧民群众实行转产就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将1/3的农牧民通过就地发展生产提升致富能力或通过社会保障机制承担其基本生活,从而减少贫困片区人口基数,减轻生态压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着力建设美丽肃南。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叠加政策机遇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完善贫困片带的发展条件。着力提升农牧村公路等级,对民族地区公路建设免除地方配套资金,争取实施祁连山腹地公路、县城至青海祁连县公路等重点工程,畅通畜产品运输和农牧民出行通道。认真组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小型农田水利、农牧村安全饮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水利设施,提高抗灾能力。实施农牧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延伸输电范围,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加快游牧民定居住宅和农牧村危旧房改造步伐,大力发展农牧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切实解决好贫困地区的行路、饮水、用电、通信、就医、就学等困难,着力改善农牧村发展条件。

扶贫攻坚工作汇报相关文章:

1.扶贫攻坚工作汇报范文2016

2.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范文

3.2015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4.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5.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6.乡镇2016年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范文

7.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8.2016年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范文

9.乡镇2016年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10.2016年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