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创城工作情况汇报(2)

时间:2021-08-31

  社区创城工作情况汇报(二)

  区创城办:

  根据根据《惠农区20xx—20xx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安排》(惠党办发〔20xx〕20号)文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现就惠农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所负责的“生活环境组”四月份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精心部署,明确责任、强化宣传、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4月8日,惠农区政府副区长、生态环境组组长毛学军主持召开了生活环境组工作推进会。会议安排部署了生活环境组20xx年各项工作,会议总结了自3月4日以来生活环境组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各牵头单位汇报了本单位创城工作的进展情况、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生活环境组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找出了目前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下一步创城工作的有序开展。

  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生活环境组各成员单位通过各自宣传平台不断创新宣传模式,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重点,引领文明风尚,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专题辅导12场次,让居民群众明白并真正看到创城工作为改善民生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发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杜绝不文明行为,激发群众参与创城的热情,设立大型广告牌十块、刷写永久性固定标语20条、在城区主、次干道设立宣传牌60块、发放宣传材料20000多份、每天利用沿街商户127个LED电子显示屏滚动进行宣传;设立移动短信平台,不定期发送创城信息,每次可发送10余万条,全年计划发送100万条,目前已发送2次20余万条;利用两台餐厨垃圾车每天分两次进行创城专题宣传,同时在《石嘴山日报》发表创城宣传通讯稿8篇,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谐富裕生态洁净的新惠农营造良好氛围。

  二、具体工作

  四月份生活环境组各成员单位完成《惠农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分解表》基本指标中“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所对应的测评指标任务中的以下工作: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

  1、目前惠农区引进70个重点项目将促进人均GDP水平高于本省同类城区平均水平。

  2、严格落实已经下发的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从源头上把住能源消耗增长,降低我区的单位GDP能耗。

  3、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平稳持续的发展态势,促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大力招商引资,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劳动就业人数,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由于服务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已成为启动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

  4、目前工业经济停产半停产企业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放缓,要促进重点项目实施,大力招商引资,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提高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二)公共设施与公共交通方面

  1、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总结“大城管、大巡防”执法模式,加强与公安、交警、电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数字化城管执法机制。目前规划设计方案已完成,待区政府研究后实施。

  2、加强物业监督工作。督促物业企业对辖区内的所有的井盖进行摸底调查,并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更换,排除安全隐患。目前华祥物业已经对华祥街及华祥二期小区损坏的马路砖进行了更换;对正在改造的老旧小区(如惠安小区)增加基础设施,如围墙、大门等设施,为物业企业入住管理创造条件。

  3、城管局加强市政设施巡查力度,实行巡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已完成城区主要街路的路灯清洗工作,进一步美化了市容市貌;更换北大街、邮政路、福利路节能灯16套;更换石大路、南环路路灯电缆340米,维修路灯220盏,及时更换维修路灯配套设施,维修红绿灯5套;共更换损坏的雨水井篦子36个;对辖区内检查井、雨水井进行全面的清掏工作;组织机动中队对市区3300米隔离带进行了清洗;开展的烧烤行业的集中整治,实行无烟烧烤;对惠安大街西侧人行道树池进行改造、维护;完善文景广场休闲服务设施,对文景广场破损大理石砖进行更换。

  4、制定《惠农区市区货运车辆停放和汽车修理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开展乱停乱放整治,重新规划停车泊位。

  5、城市绿化水系主体工程建设正在施工中,预计4月30日完工;加强文景广场和惠安大街转盘夜景照明设施,改造老旧照明线路,共安装景观树灯20个,其中在文景广场安装14个,惠安大街转盘安装6个;对惠安大街、南北大街等主街路两侧小广告进行了集中清理;东大街、春晖南路、郑州路、静安街两侧硬化改造将于5月7日开标,工程预计工期40天,于6月下旬结束;个别街道背街小巷整治已开工(如红果子镇),北街街道背街小巷整治已完成。

  6、城管局绿化管理所在管辖区种植林木共计43326株,其中乔木3200株、花灌木37436株、常青树2690株,花卉(马莲)130000株;清挖一级泵站水渠淤泥1500m,完成静安街约4.5公里绿化管网铺设任务。

  7、公交站点布局:与市运管科、祥顺公交公司实地考察了惠农公交线路和站点的布点工作。根据需要新增公交线路一条,即巴塞小区(惠农宾馆)--新区--滨河1号--惠安大街--南环路--交警队--铁西公墓--申银特钢线,已确定15个站点,祥顺公司已开始着手办理相关手续,计划7月20日前力争开通。

  8、现有或新建农村道路公共图形标志基本规范,设置合理,符合国家标准。在道路整洁维护方面,区公路段已开始按建立的公路养护市场化运行承包制机制,对路面有损坏或坑洼积水随时进行修复,路政巡查每天进行,有车道被占现象随时进行清理。

  9、民政局继续对主干道路名称、标志进行核对检查,以确保主干道路名称、公共图形标志规范,设置合理。用字规范,符合国家标准。

  (三)公共场所秩序

  1、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夯实创建成果,区城管局继续强化沿街门面房门前“四包”责任落实工作,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四月份,城管执法大队通过日常巡查、受理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处理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乱设摊点等现象25起;开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工作,查处各校园周边三无流动商贩8家;同城区街道联合开展开展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活动,查处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30辆;规范东大街经营秩序,清理东大街流动商贩,合理规划安置东大街商户。

  2、加强辖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创城”夯实环境基础。各乡镇、街道继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植树绿化作为重点工作,从发挥辖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入手,调动党员、学生、青年等各类志愿者的积极性,在环境保护、文明劝导、助老扶幼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动员辖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以集中整治和定期清理相结合,做好辖区基本道路环境卫生清洁,改变居民巷道垃圾乱堆乱放、街面摊位乱摆放及占道经营的现象。

  3、河滨、南街等街道针对辖区内的基础设施较差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居民最关注的道路维护,上下水改造、背街小巷整治、辖区旱厕进行清理,整治,使辖区的实际情况得到进一步缓解,积极为辖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4、各交警大队深入开展市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在本月“创城”工作期间精心组织安排警力,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让群众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进一步强化措施,采取弹性工作制,重点整治违法停车、乱闯红灯、乱穿马路、机非混行等严重违法行为,使车辆、行为各行其道,同时,加大了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管控力度,高峰守点、平峰巡线,最大限度把警力摆放在街面,及时疏导交通,防止造成交通阻塞;强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对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了再摸排,完善临街中小学、幼儿园交通标志线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结合惠农城区道路交通实际状况,配合城管部门规范停车场管理,临时占道停车点车辆停放管理;科学设置,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组织专门力量排查、规划、维护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道路中心隔离设施;强化管控,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大力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在惠农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倡导文明行车、文明走路,反对交通陋习”活动,印发了《致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一封信》,扎实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活动,营造“文明城市、文明交通,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促进城市交通秩序的持续好转;加大城区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做到主干道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种,确保主干道机动车守法率>96%,主干道非机动车守法率>85%,主干道行人守法率>80%,主干道违法停车率≤2辆/5公里,规范人车各行其道,加大了对机动车、行人闯红灯、行人乱穿马路、行人跨越隔离设施、机动车在人行道不避让行人等不文明行为的查处、劝导力度;加大对机动车、行人闯红灯,行人乱穿马路、跨越隔离设施,机动车在人行道不避让行人等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劝导和查纠力度;全警动员,每周开展一次整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5、区运管科建立高效投诉受理机制,加大对运输行业违规经营投诉的调查、惩处力度,确保行业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加大对辖区安乐桥、钢厂、新区、黄河大桥等“黑车”集中停靠点巡查打击力度,联合惠农区打击非法营运相关成员单位开展打击非法营运工作。

  (四)医疗与公共卫生方面

  1、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一是加强对辖区经营性公共场所、餐饮服务单位、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据统计,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87人次,车辆73台次,监督检查各经营单位3600户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1282份。对35户卫生许可证过期的从业单位和无健康合格证的120名从业人员要求其限期办理;二是加强对经营性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共计组织卫生监督员36人次,出动12次,监督检查公共场所单位153家(其中:住宿43家、美容美发36家、酒吧34家、其他40家),从业人员264人。查处10家餐饮单位并限期整改。开展了节前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查活动,对辖区内5家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进行突击检查,水质抽检工作按照监测计划正在进行中。

  2、建设了计划生育阳光服务大厅,4月份共受理独生子女证24个,受理二胎审批11个,个体诊所审核验照全部完成,共86个。规范各医疗卫生单位服务流程,实行导医、设置候诊厅、叫号就诊,公开了药品价格等方面信息,及大地方便了群众。

  3、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区卫生局在文景广场、阳光商厦侧门开展科普宣传、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国家、自治区、市级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文件精神,惠农区疾控中心在4月18日开展以“宣传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为主的教育宣传活动。

  4、严格按照按照国家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充分发挥三级水质检测机构作用,严格对水厂原水、出厂水的水质进行检测,对取水、制水、供水实施全过程管理,及时掌握供水水质状况,定期组织开展水厂运行人员健康检查,确保“五病调离率”达到100%,保障水质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五)社会保障方面

  1、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救助制度,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结合我区实际,相继制定实施了《惠农区城市低保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惠农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惠农区城乡特困大病医疗救助办法》、《惠农区城乡特困子女就学救助办法》、《惠农区城乡特困法律援助实施办法》、《惠农区城乡特困户门诊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等六项救助制度;制定出台了《惠农区城乡医疗普惠性救助办法》从医疗救助的范围和标准、救助程序、资金筹措、监督管理等做了明确规定,确保了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有序运行;严格动态管理,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标准有升有降。

  2、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月份对乡镇、街道上报的困难家庭进行调查,走访120户;5月份进行汇总发放。

  3、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4月份对各乡镇、街道上报的大病医疗救助家庭进行走访,走访20户。建立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

  4、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在三月份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全面做好移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共录入移民参保信息1230人(其中续保1080人、新参保150人),参保缴费657人,在固原市参保缴费1753人,移民在原籍和我区共参保2410人,参保率达到 77%,极大地方便了移民就医;认真核对“特殊人群”基本信息,确保“特殊人群”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政策,共核对低保户12506人、重度残疾1285人、高龄津贴137人、五保户186人、重点优抚对象41人,确保这部分“特殊人群”就医时能够及时补偿医疗费用;同时做好养老保险“特殊人群”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共认定重度残疾515人、低保人员2541人、计划生育户3483人、村干部102人。

  5、城镇登记失业率:创新工作思路,做好就业培训工作,降低城镇失业率。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帮助更多的人就业,降低城镇失业率,4月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7%。

  6、住房保障工作完成情况:截止2012年年底,我区纳入廉租住房补贴保障范围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累计4856户;四月份,结合2012年自治区审计厅对石嘴山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审计核查结果的要求及时召开会议,并安排部署街道办事处清查落实工作,后又根据取证单要求进一步核查落实,督促各相关单位针对本辖区内住房保障户按照审计“八大类”问题,结合实际,积极配合,提供所有证明材料,做好审计核查准备工作。目前,已将廉租住房货币补贴户和实物配租住户补贴全部停发。实物配租情况:目前各街道办事处已做好前期分配工作,计划年内入住。

  三、五月份工作计划

  (一)经济发展方式方面

  1、密切关注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目前,惠农区引进70个重点项目将促进人均GDP水平高于本省同类城区平均水平;

  2、严格落实已经下发的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从源头上把住能源消耗增长,降低我区的单位GDP能耗。

  3、随着我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重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工业生产高速增长,而第三产业总体规模稳步扩大,比受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影响较大的工业发展要平稳的多,因此有效的平缓了经济波动。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平稳持续的发展态势,促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大力招商引资,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劳动就业人数,吸纳劳动力。

  4、促进重点项目实施,大力招商引资,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提高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5、广泛开展科技宣传活动。在文景广场会组织区属相关部门举办科技宣传活动,结合“防震减灾日”做好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防震减灾基础知识问答,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手册,地震防灾避险知识等。

  6、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于5月中旬在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外安装科技宣传栏框架,设计室内科普长廊内容。

  7、社区科普设施建设。于5月底对在六个街道、社区建立的宣传橱窗、板报、专栏等进行更换,对部分墙体宣传内容进行张贴。

  (二)公共设施与公共交通方面

  1、城管局绿化管理所开展花卉的种植、补植工作,新区绿化管网完成收尾工作,做好管辖区林木灌水工作,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2、计划将辖区内的路灯灯杆进行喷漆标号;以领导交办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切入点,继续加大城市设施管理力度;继续加强市政设施日常维护工作,在保证日常维护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督管力度,努力提高城市设施维修管理水平。

  3、城管执法大队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城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规范南、北大街、东、西大街以及惠安大街沿街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点(场)秩序工作;治理沿街出店经营,加大力度开展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违规行为的整治;治理沿街乱贴乱画行为;加大城市道路挖掘检查力度,杜绝任意挖掘,反复开挖现象;加大河滨工业园区及红果子工业园区车辆不苫盖篷布的治理;对城区范围和园艺镇私搭乱建现象加大监察力度;开展正常的日常巡查工作。

  4、巩固物业全覆盖成果。一是督促南街街道进一步完善广西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各项制度,总结经验,在全区推广这一管理模式,切实巩固物业全覆盖成果。二是督促各物业企业按照《石嘴山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星级评定标准》进行自测,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落实整改责任。

  5、充分发挥安委会成员单位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管理综合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

  6、积极参与城市规划的、建设和工程验收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督促有关部门严格落实“三同”时要求,做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应当与道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7、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城区停车秩序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保证城区道路的安全畅通有序。

  8、进一步完善东西大街、南北大街、惠安大街等主干道交通标志标线和主要路口的灯控设施。早日建成城区路口的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适应新形势下城区交通管理工作任务的需要。

  9、加大路面管控力度,组织开展好专项整治工作,规范路面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10、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结合“创城”工作及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推进交通安全社会化进程。

  11、各乡镇、街道将在辖区内积极开展绿化、美化工作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针对辖区市场内摊位乱摆放、占道经营、街巷乱堆乱放杂物、小区设施陈旧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确保取得明显的效果;河滨街道在前期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做好河滨市场与钢电路交界处的整治工作,主要为对市场后路与钢电路交界处长70米,宽12米的路面进行平整,硬化等工作;庙台乡政府沿109国道、红礼路、红河路两侧1公里范围内村庄环境进行整治,拆除沿道路两侧影响景观的废弃建筑,清理路旁乱堆、乱放垃圾等物品,畅通巷道,清理公共场地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沿路两侧无人居住的旧房进行拆除,对村庄及周边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并进行植树绿化;红果子镇政府110国道综合整治项目工程、畜禽市场建设、宝马渠景观改造、城市绿化工程、背街小巷改造、红宝家园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气管道接入工程;燕子墩乡政府汪家庄和燕子墩村主要道路两侧的绿化项目;礼各乡政府加快礼和乡小城镇建设有关项目,有效改变周边环境,为群众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完成市场建设垫土方工程。

  (三)医疗与公共卫生方面

  1、中街街道进一步加强街道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卫生服务覆盖面,继续加强街道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增设服务内容,把街道卫生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居民对街道卫生服务的知晓率、服务利用率和服务满意率分别达到85%、75%的80%以上。

  2、继续加强对供水的三级水质检测工作,严格按照按照国家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保障水质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加大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强化传染病执法监督和院内感染防控,加大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1、继续对城乡低保对象及医疗救助申报对象进行走访调查并组织审批。社会救助工作是持续性、经常性工作,按季度申报、审核、审批。

  2、廉租住房保障工作计划,5月起结合自治区审计厅审计结果,将对惠农区4856户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的住户及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户进行逐户入户审查核实,规范准入审核,健全退出机制。

  3、做好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确认、审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