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工作汇报材料(2)

时间:2021-08-31

  【二】依法行政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媒体记者朋友们:

  依法行政,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奋斗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专项规划为引领,加速依法行政事业全面发展

  成立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签订依法行政责任书,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定了《泸州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xx-2020)》和《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意见》,做到五年有规划,年初有安排。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创建为契机,加强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跟踪指导,全面提高我市依法行政整体水平。

  二、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根据省政府统一公布的行政许可目录,对应调整了我市行政审批事项,于3月底重新公布了230大项278小项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按照国务院“取消是原则、调整是例外、例外必从严”的标准,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对清理出的53项非行政许可项目,予以取消33项、转行政确认2项、转服务9项、转为日常管理9项;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对全市38个行政权力部门的5927项行政权力进行了清理公布;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50余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并联审批。下发了《泸州市并联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和《泸州市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方案》。开展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将审批事项分类、分阶段组织并联审批,在12个相关部门25个事项中,审批时间最短压缩到21个工作日,技术审查时间最短压缩到63个工作日,并联审批提速3倍;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解读。积极探索建立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手机报等新兴载体,开通运行泸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微信——“醉美泸州”。

  三、以关键少数为重点,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制意识

  建立了《泸州市政府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在学法内容上体现针对性。根据行政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焦点确定学法主题,如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发生危险品仓库爆炸事件后,学习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规范政府投融资,学习了PPP相关规范。在学法对象上体现广泛性,将常务会会前学法对象由原来仅限于市政府领导的基础上增加各区县政府和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在讲法主体上体现专业性,统一由政府法制办负责,法制办主任主讲。在学法目标上体现实效性,学法时由分管副市长从分管角度、市长从全局高度对学法内容与实践工作的结合进行点评,提出具体操作性意见,做到学以致用。依托市行政学院,通过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培训市、区(县)行政人员535名。

  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构建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体系

  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五大必经程序。建立健全了《泸州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实施办法》《泸州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团工作规则》《泸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泸州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等制度,制度体系涵摄行政决策的作出、执行、监督三个阶段,使各项决策有章可循,发挥了决策制度的整体功效。推行决策文件合法性审查流程管理。制定了《泸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实施细则》《泸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实施办法》《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文法制审查工作规范》,对法制审查的范围、单位职责、流程进行了分类细化。实行起草单位、专业秘书科、法制机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三级文件审查模式。通过全面启动政府文件法制审查,优化决策链条上的文件法制审查模式,促进了行政决策的提速升质,保障了决策法治化,有力助推了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开展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以及涉法公文300余件,有效控制了决策风险。

  五、以规制行政权力为中心,开展执法规范化主题建设

  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年”主题活动。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清理合同工、临时工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凡行政执法人员均持证上岗。严格遵守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市级34个有执法权的一级执法部门均制定了行政执法权裁量标准实施细则。不断改进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积极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加大了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社会治安、公民信息安全等涉民生领域执法力度。

  六、以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为准则,逐步建立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处理机制

  进一步巩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成果,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加大纠错力度,全力打造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地位。成立泸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完善复议案件审理机制,重点对征地拆迁、工伤认定、治安处罚、林权纠纷等领域开展复议层级监督。20xx年市政府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8件,已结案48件。其中维持25件,撤销行政机关违法行政决定2件,对行政行为存在瑕疵的,通过协调复议申请人撤回申请15件,驳回申请5件,终止1件。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案件共商衔接处理机制,定期召开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联席会议,统一案件认识,维护法制权威。

  七、以加大问责追究为保障,进一步强化行政行为监督

  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认真执行《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当场点评和事后通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出台了《泸州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认真抓好依法行政突出问题承诺整改,通过网络、信函、电话、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拓宽突出问题收集渠道,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对市级17个行政执法部门存在的25件突出问题在泸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上进行了公示,公开了监督电话和邮箱,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近年来,我市各级行政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基层执法保障与承担的执法任务不相适应,影响执法效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仍存在信息渠道不畅通,法律认识不一致等问题,影响打击违法犯罪的工作合力,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改进。

  下步工作打算:一是科学编制泸州市依法行政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二是积极启动立法准备工作,提升制度建设能力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建立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四是不断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积极作用。五是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推进行政行为合法、规范。六是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相关文章:

1.办公室依法行政工作汇报材料

2.局2016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3.工商局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4.乡镇依法行政工作汇报精选

5.依法行政工作汇报范文

6.旅游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7.公安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8.2017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9.2017财政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10.司法局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