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职称工作汇报(2)

时间:2021-08-31

二、建议:

  1、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工资待遇。

  2、如果既得利益部门不愿意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那就取消名额指标限制,凡是够条件的都可以申报,全省或全市统一评审,这样就避免了逐级分配指标(市分到县,县分到校)而产生的“锅底效应”(即靠近“中央”的指标往往较多,所以城市学校的指标往往多于农村学校),有的到点就评,有的等到退休都评不成的现象。

  3、对岁数较大、教龄又长(如男57岁、女52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凡具备了中高级职称任职资格条件的,即可申报评审,给予晋升机会。让他们享受到相应的中高级职称待遇。以此来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突出矛盾,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取消一些过于苛刻的硬杠杠。如论文、科研课题、教学成果、计算机合格证、获奖证书,培训进修证书、下乡支教等条件。

  一位教育专家说:中小学教师只要教好书,就是好教师,他们不是理论工作者,不是科研人员,不需要承担科研任务,也不用搞什么课题。老师们的主要任务是安下心把孩子们教好,给国家培养人才,有时间当然可以总结总结经验,也不一定要发表在刊物上,工作心得、教学体会都可以作为评审参考。

  有的老师课上得好但未必能写得出好论文,而写得出好论文的未必课上得好。教书育人才是中小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因此,没有必要把发表论文当作他们评职称的一条硬杠杠。把论文当作一种评职称的条件,很容易助长教师抄袭论文的不良之风。有位专家说,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大多数都是抄的。现在网络发达,想要什么样的论文都可以在网上搜到,或者通过搜索,将几篇相关的论文拼凑成一篇论文。

  5、逐步实现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应评尽评”。在实行教育一费制的情况下,硬性规定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有人说,重点中学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为3:4:3),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利于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一些传统上教学水平较高的重点学校,往往人才济济,符合职称晋升条件者众多,应实行“应评尽评”。

  在现行的工资制度里,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务)的高低,直接与他们的工资挂钩,所以教师在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时都显得比较重视。然而,在每年申报职称期间,四处托人填表、写论文、写报告的人比比皆是,有的还宁愿出高价请专业枪手代劳。据说价格还不菲呢:低的300至400元,高的超过了2000元。

  时下教师的工资水平还不算高,特别像我所在的欠发达地区,教师每月所得的工资可以说是捉襟见肘。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教师愿意“勒紧自己的裤带”再厚着脸皮去请人代笔呢?这真是令人难以理解但又不难理解——矛盾啊!

  同时,教师评聘职称也是一种功利为目的的表现。评了高一级的职称,每月的工资收入就可以多它几级,何乐而不为?试问,教师平常交到学校的一般工作总结论文,他们会如此颇煞心思地去做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其实,作为教师,平日里从自己的学生身上就知道,不会做作文的原因,相信也批评了学生们不少。我们必须怀椯两把尺子:一把量度别人的长处,一把量度自己的短处。不断的审视自己,研究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愧对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职业。我们做教师必须捧着良心教书,过于功利,只会丧失灵魂、迷失自己。

  当然,当前的职称评审只看笔下功夫,已背离原来评价制度的初衷,“教授满地走,讲师多如狗。”手里拿个中高级职称也未必有多大能耐。以职称定工资、以工龄论资排辈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毒瘤,铲除这颗毒瘤,能者上庸者下,这样的用人机制才更能体现科学态度。我不敢说这样,教育的春天就会到来,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肯定会有好处的。 在现行的工资制度里,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务)的高低,直接与他们的工资挂钩,所以教师在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时都显得比较重视。然而,在每年申报职称期间,四处托人填表、写论文、写报告的人比比皆是,有的还宁愿出高价请专业枪手代劳。据说价格还不菲呢:低的300至400元,高的超过了2000元。

  时下教师的工资水平还不算高,特别像我所在的欠发达地区,教师每月所得的工资可以说是捉襟见肘。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教师愿意“勒紧自己的裤带”再厚着脸皮去请人代笔呢?这真是令人难以理解但又不难理解——矛盾啊!

  同时,教师评聘职称也是一种功利为目的的表现。评了高一级的职称,每月的工资收入就可以多它几级,何乐而不为?试问,教师平常交到学校的一般工作总结论文,他们会如此颇煞心思地去做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其实,作为教师,平日里从自己的学生身上就知道,不会做作文的原因,相信也批评了学生们不少。我们必须怀椯两把尺子:一把量度别人的长处,一把量度自己的短处。不断的审视自己,研究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愧对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职业。我们做教师必须捧着良心教书,过于功利,只会丧失灵魂、迷失自己。

  当然,当前的职称评审只看笔下功夫,已背离原来评价制度的初衷,“教授满地走,讲师多如狗。”手里拿个中高级职称也未必有多大能耐。以职称定工资、以工龄论资排辈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毒瘤,铲除这颗毒瘤,能者上庸者下,这样的用人机制才更能体现科学态度。我不敢说这样,教育的春天就会到来,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肯定会有好处的。教师评职称工作汇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