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招商局工作汇报(2)

时间:2021-08-31

二、主动有为,积极推进一季度各项重点工作

  (一)努力完成阶段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工业创强”活动考核,明确浙商回归工作目标,层层发动和分解。结合浙商回归统计员队伍调整的实际,3月组织召开镇街区统计员会议,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增进与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全面摸排产业项目,确保应统尽统。加强与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衔接协作,以增资扩股项目为重点,积极挖掘资本回归项目。

  (二)推进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建设。今年以来,我市“超常规”推进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建设,由*镇、经合办、国土、建设、交通、水务6家单位组成项目建设攻坚服务组,“一对一”服务二期入园企业,并建立了入园企业建设进度周报制度,定期向我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呈送园区建设情况简报。目前,建设势头非常好,企业主信心也很足。

  (三)推动浙商总部回归。加快浙商回归创业创新中心建设,积极通过落实 “缴一贷一”金融配套服务等举措,推进商会入驻企业尽快完成工商注册,引导设立功能性机构。依托*总部中心平台,创新推出产权出让、产权出租、产权奖励三种招商运营模式,建立常态化招商机制,着力引进税收贡献高的总部经济企业。完成*总部中心三、四期第一轮招商工作,吸引紫微建设、长松建设等多家回归企业入驻,新增20家入驻企业。

三、以“三化”为抓手,强化浙(婺)商回归项目管理

  今年一季度,我市成功签约了黄城里五金电商园项目、*第五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航天科技所新材料项目、宁波无水港*物流中心项目。下步我办将坚持“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强化项目的跟踪管理,努力形成“洽谈一个、引进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的良性循环。

  (一)项目设计精细化。加强职能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精心策划设计一批总投资1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提供尽可能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客观分析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为投资者提供详实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围绕市政、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与发改等部门一起包装推出一批半盈利性政府投资项目向社会招商,引导更多浙(婺)商参与重大工程建设。重点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二)项目管理精准化。围绕汽车、现代农机装备、现代五金“三大支柱产业”,收集整理一批与我市重点招商产业相关的国(境)内外行业龙头企业资料信息。与经信、发改等部门联合,协同建立高质量的本地产业集群数据库,囊括配套产业情况、重点企业情况情况。在规划大产业、大项目推进的产业图和招商图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本地的发展优势和招引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大对目标产业、目标企业的研究分析,开展精确招商,重点对接央企、行业内龙头企业和知名浙商企业。

  (三)项目落地机制化。进一步完善招商选资工作机制,健全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重大项目督办制度、干部联系项目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重大招商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排出对外招引项目名录和时间表,并按项目归口管理原则,明确一名市级领导作为项目第一协调人,对项目洽谈、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牵头进行协调推进,项目主管部门(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所在乡镇共同组成班子,推进项目建设。